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垃圾鱼

2022-06-30 00:15:52 百科资料

垃圾鱼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属鲇鱼科,又名吸盘鱼、"清道夫"、琵琶鱼、琵琶鼠鱼、"国王异形",体大,头部扁平,背鳍高耸,尾部侧扁,口唇发达如吸盘。比较难看。

  • 中文名 清道夫鱼
  • 别称 垃圾鱼、吸盘鱼、琵琶鱼
  • 界 动物界
  • 纲 辐鳍鱼纲
  • 目 鲶形目

简介

  ​垃圾鱼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属鲇鱼科,又名吸盘鱼、“清道夫"、琵琶鱼、琵琶鼠鱼、“国王异形”,体大

  ,头部扁平,背鳍高耸,尾部侧扁,口唇发达如吸盘。全身被盾鳞,体表粗糙,。体灰黑色或淡褐色,体表有黑白色花纹。体格健壮,易饲养,属于底栖性,不善游泳,只在河底淤泥中生存。此鱼在幼鱼时,身长不到5厘米,看起来颇可爱,吃其他鱼类,鱼类排泄物,鱼饲料及水底沉淀物、水草甚至烂泥,胃口奇佳且消化能力很好,因此而得名“垃圾鱼”。属于外来入侵物种。

垃圾鱼

生长习性

垃圾鱼

  “垃圾鱼”一般在水族缸中能长到20—30厘米长,一公斤左右重,垃圾鱼繁殖能力很强,每次可产300—500个卵,孵化率几乎达100%。饲养水温22~28℃,水质弱碱性硬水。饵料以藻类为主,也要投喂活食。在水族箱中常吸附在石块上、玻璃上稳定身体和吸食藻类,也寻觅底栖动物(如水蚯蚓)。。属夜行性鱼类,可与健康的品种鱼混养。在水族箱中繁殖困难。垃圾鱼是杂食鱼类,一天能吃掉3000至5000粒鱼卵,也能大量吞食鱼苗,威胁着其他鱼类的繁殖生长,而且目前垃圾鱼在江河中没有天敌。可以与其他鱼类放在一块。

产地分布

  原产地:巴西、委内瑞拉

  • 食性: 杂食,清道夫长大以后食量很大,经常吞食落在缸底的鱼食,鱼虫。

饲养管理

  垃圾鱼的饲养很简单,几乎只要是水就能养活它们。但是要养好它们最好还是给予它们弱酸性软水或者中性水质的水为佳。适宜水温20℃以上。

  经常吸附在水族箱壁或水草上,舔食青苔,同类之间有时发生争斗,可与大型热带鱼混养。雌雄鉴别困难,性成熟的雌鱼腹部比雄鱼略膨胀。

繁殖方式

  卵生,繁殖困难。清道夫的雌雄鉴别不易,人工繁殖同样很难。家庭养殖几乎无法完成繁殖活动。渔场里据称是通过大水流模拟自然溪流的水文状态完成繁殖的。

市场价格

  普遍价格都是比较便宜的,根据不同地方,几块钱到十几块钱都可以买到。

注意事项

  实际上这种鱼合适当作清道夫,因为它们习性是吸食藻类、底栖动物和水中的垃圾。所以要将它们当清道夫饲养还是要安全得多。而且在夜间会保护其他鱼类。但是如果大量生产的话,也有可能会破坏许多鱼卵,导致其它鱼的繁殖过慢。在中国还没有天敌,所以要谨慎对待。

有关新闻

  2010年10月6日上午,南京下关的市民孟先生从长江里抓到了一条怪鱼,浑身长刺,

  奇怪的是鱼小嘴巴长在肚子下方,身上带有斑点。为此,他还特地开着面包车,沿着长江边询问多个江边的老渔人,结果没有一人能识此鱼。经过一名做水产的专家确认,这应该是一条名叫清道夫的鱼,是淡水鱼的杀手。据推测,这种鱼可能是被人放生在长江之中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