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坐赃

2022-07-05 09:51:53 百科资料

坐赃,汉语词汇。

拼音:zuòzāng,

释义:1、犯贪污罪;判贪污罪。2、方言。栽赃。

  • 中文名称 坐赃
  • 拼音 zuòzāng
  • 解释 犯贪污罪;判贪污罪
  • 出自 《汉书·景帝纪》

词目

  坐赃

拼音

  zuò zāng

引证解释

  1、亦作"坐臧"。犯贪污罪;判贪污罪

  《汉书·景帝纪》:"吏及诸有秩受其官属所监、所治、所行、所将,其与饮食计赏费,勿论。它物,若买故贱,卖故贵,皆坐臧为盗,没入臧县官。"

  《东观汉记·钟离意传》:"显宗时,意为尚书,交趾太守坐赃千金,徵还伏法。"

  宋 孔平仲 《续世说·企羡》:" 武后 时, 宗楚客坐赃贬, 太平公主 观其第舍,叹曰:'见其居处,吾辈乃虚生尔。'"

  明沈德符《野获编·台省·台省之玷》:"守制御史唐震,以欺取官物,诬陷人罪,逮至京,坐赃为民。"

  林纾《析廉》:"汉法,吏坐赃者皆不得为吏。鄙意此特用以匡常人,若君子律身,固已廉矣。"

  2、方言。栽赃。

相关历史

  坐赃是《唐律》规定的六种(六赃)非法获取公私财务的犯罪之一。六赃包括: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强盗、窃盗、坐赃。"坐赃"是指官吏或常人非因职权之便非法收受财物的行为。

  另外还有一些以"坐赃论"的情况。主要涉及借贷民事法律关系。唐代的借贷分为无偿借贷(负债)和有偿借贷(出举)。唐代对无偿借贷的保护力度大于有偿借贷,对于无偿借贷的债权人而言,若是债务人逾期不清偿债务,则债权人可以告官对债务人的财务牵掣(类似于扣押或执行)。唐律也允许债权人采用债权人采用自力救济的方式来牵掣,但是如果牵掣之物价超过债权,则超过部分以坐赃论。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