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菜煮鸡蛋

据了解,地菜煮鸡蛋可以祛风湿、清火,而且还可预防春瘟,即一些流行性疾病,如流行感冒、流脑等。
- 中文名称 地菜煮鸡蛋
- 别名 地菜子蛋
- 俗语 三月三,地菜煮鸡蛋
- 材料 荠菜300克、鸡蛋3-5个、红枣5-8颗、姜片5-8片
营养价值
地菜虽是野菜,但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而且钙、铁的含量也比较高,具有清热止血、清肝明目、利尿消肿之功效。 "三月三,地菜煮鸡蛋",是江南一带的俗话。三月三前后一周,都可享用"地菜煮鸡蛋"。
食用药效
地菜即荠菜,别名野荠、地菜、护生草、鸡心菜,为十字花科植物荠菜的带根全草,生长于田野、路边及庭园,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是一味药食同源的传统佳蔬。据说它不仅是营养丰富,而且荠菜的药用价值也很高,民间有"三月三(农历),荠菜赛灵丹"、"春食荠菜赛仙丹"的说法,由此可见荠菜煮鸡蛋药用功效。中医认为,荠菜性味甘、凉,入肝、脾、肺经,有清热止血、清肝明目、利尿消肿之功效。《名医别录》言其"主利肝气,和中"。《千金·食治》言其"杀诸毒,根,主治目涩痛"。《食经》言其"补心脾"。《陆川本草》言其"消肿解毒,治疮疖,赤眼"。药理研究表明,荠菜含有类似麦角样成分,有催产素样作用,其浸膏对动物离体子宫和肠管均有明显收缩功能。荠菜提取物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其疗效优于芦丁,而且无毒性。荠菜还含有荠菜酸,能缩短凝血时间,故又被广泛用于内伤出血、咯血、产后子宫出血、月经过多、便血、尿血、消化道溃疡出血、视网膜出血、牙龈出血等。近年来,荠菜入药,用来治疗胆石症、尿石症、乳糜尿、胃溃疡、痢疾、肠炎、腹泻、呕吐、目赤肿痛、结膜炎、夜盲症、青光眼等,均收到了较好疗效。
做法
材料:荠菜300克、鸡蛋3-5个、红枣5-8颗、姜片5-8片
做法
1、荠菜去根清洗干净;
2、锅里加冷水放入鸡蛋,将鸡蛋煮熟捞出,冷却后剥壳。
3、锅里加大碗水烧开,下荠菜、姜片,剥好壳的鸡蛋一起煮10分钟,放入红枣继续煮5分钟即可。
小贴士
1、肥嫩的荠菜有大棚种植,一般可以在超市里买到。
2、食用时还可加入冰糖、食用盐调味。
3、关火后可将鸡蛋浸泡在汤中一段时间,使鸡蛋充分入味。
4、荠菜每百克含水分85.1 克、蛋白质5.3 克、碳水化合物6克、钙420 毫克、磷73 毫克、铁6.3 毫克、胡萝卜素3.2 毫克、维生素C55 毫克等。荠菜含丰富的维生素C 和胡萝卜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还能降低血压、健胃消食,治疗胃痉挛、胃溃疡、痢疾、肠炎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