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稔根
地稔根中药名。见箭步丹《岭南采药录》。别名地茄根、地稔根。为野牡丹科植物地稔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的根。甘、微酸,平。活血,止血,利湿,通络。治痛经,产后腹痛,崩漏,白带,痢疾,黄疸,风湿骨痛,瘰疬,牙痛。煎服:9-15克;鲜品30-60克。这味药好像是地方用药,广东的药店估计有。注意不是茄子根。
- 中文名称 地稔根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来源
本品为野牡丹科植物地稔的干燥根。
分布范围
中国南方地区,越南也有。
形态特征
披散或匍匐状半灌木,株高15~20cm;茎多分枝、下部伏地,长10-30cm,叶对生,卵形或椭圆形,长1-4cm,宽0.8-3cm,花两性,1-3朵生于枝端,粉红色或紫红色;萼筒长5-6mm,裂片5,花瓣5,长1-1.4cm,雄蕊10,不等大,花药顶端单孔开裂,二型,5枚较大,紫色,另5枚较少,黄色,基部有2个小瘤体,子房下位,5室。花期长,几乎可全年开放,果近球形,浆果,不开裂,红色,可与花同赏。

习性
耐旱,耐瘠,喜半荫且可在全日照下生长良好,具一定程度的耐践踏性。
繁殖方法
【繁殖及栽培管理】自然状态下,地稔主要靠种子繁殖,人工栽培也可用分蔸繁殖。在广东地区可就地挖取野生苗,在早春雨季到来后移栽的成活率较高,夏季高温或秋冬旱季会使成活率大大下降。试验表明,铺地锦的扦插效果不理想,成活率只在30%左右。当然也可开展用种子繁殖,但该植物的结实率不是太高,种子收集有一定困难,因此目前大规模开展种子繁殖还是有相当困难。铺地锦耐旱、耐瘠,移栽成活后无需太多的管理,但生长较慢,前期要注意清除杂草。一旦地表被它覆盖,杂草就极难侵入进来了。春季如按20*20cm种植,8-12个月左右可形成整齐致密的地被层。
主要价值
适于林下作观花、观果地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