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地堑

2022-07-08 10:26:36 百科资料

地堑(Graben)是地壳上广泛发育的一种地质构造,为两侧被高角度断层围限﹐中间下降的槽形断块构造。仅在一侧为断层所限的断陷﹐称为半地堑或箕状构造。大规模地堑发育的地方,预示着地壳拉伸变薄 。

地堑常成长条形的断陷盆地﹐东非大裂谷、我国东部新生代盆地都是典型的地堑构造系。许多重要的有机矿藏均与地堑有关,因此研究地堑有重大实用价值。

  • 中文名 地堑
  • 外文名 Graben
  • 相关学科 地理学、地质学
  • 相对 地垒
  • 特点 中间下降的槽形断块构造

地堑概述

  地壳上有一些规模巨大的狭长断陷带,它们受地壳断裂体系控制,被称为地堑或裂谷 。地堑为两侧被高角度断层围限﹐中间下降的槽形断块构造,它经常与地垒并排出现,相间排列。地堑常成长条形的断陷盆地﹐其边界可以是平直的﹐但更常见的是折线状边界﹐一般由多条高角度正断层联合而成。大型地堑构造延长可达数百公里。仅在一侧为断层所限的断陷﹐称为半地堑或箕状构造。

地堑成因

  自本世纪初,人们就开始了地堑成因的探讨。国内外专家学者提出了大量的地堑成因模式,拉张说得到普遍承认。地堑大多发育在地壳受拉伸地区。在水平拉张作用下﹐地壳在垂向上减薄﹐在上部形成两组剖面上共轭的高角度正断层﹐其间的地块下降﹐就形成地堑。在两个倾向相背的断层中间则形成地垒。关于拉张驱动力,多数学者认为地幔物质上涌导致地壳拉张;也有学者认为区域拉张形成断陷,之后导致地幔隆起。

典型地堑

  东非大裂谷

  莱茵地堑系

  奥斯陆地堑

  里奥德兰格裂谷

  萨格奈地堑

  渤海湾盆地

  汾渭地堑

研究价值

理论意义

  随着海洋地质调查的开展、板块构造学说的兴起和地球物理勘探的深入,已发现了彼此相连的全球地堑系。地堑也是一种重要的活动带,许多现代火山及浅源地震带均与之有关。地堑构造的研究,对更好地解决全球大地构造问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实用价值

  研究地堑构造的重大实用价值在于,许多重要的有机矿藏均与地堑有关。调查表明,地堑中的重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金刚石等等。世界油气储量的大部分属于中、新生代盆地,我国已知油气储量及产量90%以上均分布在东部第二沉降带内。深入研究裂陷盆地构造力学机理,对认识油气生成 、运移、储集规律,探明更多的油气资源,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地堑有地下水出露,是湖泊的汇集地和公路的回避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