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红景天

圣地红景天(学名:Rhodiola sacra (Prain ex Hamet) S. H. Fu)是景天科、红景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粗,分枝。根颈短,花茎少数,直立,高可达16厘米,不分枝,稻杆色,叶沿花茎全部着生,互生,叶片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先端急尖,钝,基部楔形,入于短的叶柄,伞房状花序花少数;两性;萼片狭披针状三角形,花瓣白色,狭长圆形,花丝淡黄色,花药紫色;鳞片近正方形,心皮狭披针形,花柱细。蓇葖直立,种子长圆状披针形,褐色。8月开花,9月结果。
分布于尼泊尔;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在宁夏、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地有种植。大部分生于海拔2700-4100米的山坡石缝,少部分可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林下灌丛中生长。
圣地红景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一种免疫增强剂;圣地红景天所含有效成分具有强心镇静、调节新陈代谢、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双向调节血糖、血压的作用,在治疗脑血管疾病,老年性心肌能衰竭、糖尿病、低血压等疾病中获得明显的效果。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
- 中文名称 圣地红景天
- 拉丁学名 Rhodiola sacra (Prain ex Hamet) S. H. Fu
- 别名 参嘎、全瓣红景天、圣景天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分枝。根颈短,先端被披针状三角形的鳞片。花茎少数,直立,高8-16厘米,不分枝,稻杆色,老时被微乳头状突起,叶沿花茎全部着生,互生,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8-11毫米,宽4-6毫米,先端急尖,钝,基部楔形,入于短的叶柄,边缘有4-5个浅裂。
伞房状花序花少数;两性;萼片5,狭披针状三角形,长3.5-5毫米,宽1.2毫米;花瓣5,白色,狭长圆形,长1-1.1厘米,宽1.2-2毫米,全缘或略啮蚀状;雄蕊10,长1厘米,花丝淡黄色,花药紫色;鳞片5,近正方形,长宽各0.5毫米,先端稍宽,先端圆或稍凹,基部稍狭;心皮5,狭披针形,长5.5毫米,花柱长1-2毫米,细。蓇葖直立,长6毫米;种子长圆状披针形,长1毫米,褐色。花期8月,果期9月。
主要变种
长毛圣地红景度天(Rhodiola sacra var. tsuiana (S.H.Fu) S.H.Fu)茎密被,叶疏被长柔毛。花期8-9月。分布于中国西藏拉萨及昌都热垭。生于海拔4800-5000米的山坡草地上。
产地生境
分布于自尼泊尔;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在中国宁夏、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地有种植。 圣地红景天大部分生于海拔2700-4100米的山坡石缝,少部分可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林下灌丛中生长。
繁殖方法
- 组培材料:圣地红景天植株中选取健康、无虫病害的叶片。
- 无菌材料获得:前14天对红景天植株喷洒多菌灵,选择晴天采摘无病虫害的圣地红景天叶片,洗衣粉浸泡20分种,流水冲洗2小时,转移到超净工作台上,75%乙醇浸泡30秒,无菌水洗涤3次,然后利用0.1%的升汞浸润10分种,无菌水洗涤4次后置于无菌吸水纸上吸干叶片表面水分,将叶片切成1平方厘米的小片,并在中心位置划伤3道伤口。
- 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对当6-BA和NAA组合使用时,低浓度的NAA可以促进圣地红景天愈伤组织及不定芽的形成,当NAA浓度过高时导致部分愈伤组织出现褐化或玻璃化现象并且有少许畸形不定芽产生。其中以添加0.5毫克/升6-BA+0.05毫克/升NAA的培养效果最好,愈伤组织诱导率(98%)及不定芽分化率(67%)最高,诱导的愈伤成球状,质地紧密,生长旺盛,色泽鲜艳,随后愈伤组织逐渐有簇状不定芽出现。
- 生根培养:以1/2MS为培养基,较适宜圣地红景天种苗的生根。
- 驯化移栽:将装有生根苗的组培瓶整体放置在大棚中7天,种苗取出后将根部培养基清洗干净,并用甲基托布津(稀释600倍)浸泡根部30秒,栽植于泥炭:珍珠岩:蛭石=2:1:1营养土中进行驯化移栽培养。60天后其移栽成活率高达85%,种苗长势好。
主要价值
圣地红景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抄百是一种免疫增强剂;圣地红景天所含有效成分具有强心镇静、调节新陈代谢、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双向调节血糖、血压的作用,在治疗脑血管疾病,老年性心肌能衰竭、糖尿病、低血压等疾病中获得明显的效果。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