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土细辛

2022-07-02 23:03:08 百科资料

土细辛一名,首见于《纲目》,作为杜衡的别名。《植物名实图考》在"徐长卿"和"九头狮子草"文中也提及。但作为正名,始见于《质问本草》,曰:"土细辛生阴地,四时有叶,春开花,此一种其生处,叶形贴地,紫花,实处处之土产马蹄香也,书名杜衡,亦有俗名土细辛。考其性用,载在《纲目》。但细辛出华山,根极细,色深紫,味极辛,嚼之习习如椒,而更甚于椒。"其附图为细辛属植物除华细辛和杜衡以外的多种类似植物。按细辛品种古来即有混淆,有以杜衡为细辛者,有以多种土细辛混充杜衡者,而杜衡又有土细辛之别名。现根据目前全国各地用药情况,归纳整理出上列5种土细辛。

植物介绍

  别名 马辛、马细辛、马蹄细辛、马蹄香、水马蹄

  来源 为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杜衡Asarum forbesii Maxim. 或其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四季可采,秋季采为佳,洗净,阴干或鲜用。

  源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短,下生多数细根。叶1~4片,具长柄;叶片心状肾形,上面有白斑。春季开花,花被管钟状,外面黄绿带浅褐色,内面紫色。朔果肉质,近球形,熟时不规则开裂,有多数黑褐色种子。

  性味归经 辛,温。有小毒。

  用法用量 0.5~1钱,水煎服,或干粉2~3分,水冲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备注 各地作"土细辛"入药的尚有以下几种:花脸细辛(大叶细辛、大花细辛、翻天印、马蹄细辛、杜衡)Asarum maximum Hemsl;莲花细辛Asarum fargesii Franch.;长毛细辛(乌金草)Asarum pulchellum Hemsl.;大块瓦Asarum geophilum Hemsl.;慈菇叶细辛Asarum insigne Diels;双叶细辛(草马蹄香)Asarum caulescens Maxim.;长花细辛(黄细辛)Asarum longiforum C.Y. Cheng et C. S. Yang,mss.。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功用主治

土细辛

    土细辛

  散风逐寒,消痰行水,活血,平喘,定痛,治风寒感冒,痰饮喘咳,水肿,风湿,跌打损伤,头疼,龋齿痛,痧气腹痛。 外用治毒蛇咬伤。

  ①《别录》:"主风寒咳逆。"

  ②《药性论》:"止气奔喘促,消痰饮,破留血,主项间瘤瘿之疾。"

  ③《纲目》:"散风寒,下气清痰,行水破血,杀虫。"

  ④《广西中药志》:"通经,散寒,祛痰,利尿。"

  ⑤《江苏药材志》:"发汗,祛痰。治感冒头痛,牙痛,口舌生疮。"

  ⑥《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催吐,祛痰,利尿。治支气管炎及水肿。"

选方

  ①治风寒头痛,伤风伤寒,头痛、发热初觉者:马蹄香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少顷饮热茶一碗,催之出汗。(《杏林摘要》香汗散)

  ②治呼吸喘息,若犹觉停滞在心胸,膈中不和者:瓜蒂二分,杜衡三分,人参一分;捣、筛,以汤服一钱匕,日二、三服。(《补缺肘后方》)

  ③治哮呴:马蹄香,焙干研为细末,每服二、三钱。如正发时,用淡醋调下,少时吐出痰涎为效。(《普济方》黑马蹄香散)

  ④治暑天发疹:杜衡根(研粉)三至四分。开水吞服。

  ⑤治损伤疼痛及蛇咬伤:杜衡(研末)每次吞服二分;外用鲜杜衡,捣敷患处。

  ⑥治蛇咬伤:杜衡根一至二钱,青蓬(菊科牡蒿)叶、竹叶细青(兰科斑叶兰)各等量,金银花三至四钱,野刚子(马钱科醉鱼草)五至六钱,水煎,一日三次,饭前服。

  ⑦治疮毒:杜衡根、青蓬叶各一至二钱。捣烂敷患处。(④方以下出《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⑧治无名肿毒,瓜藤疽初起,漫肿无头,木痛不红,连贯而生:杜衡鲜叶七片,酌冲开水,炖一小时,服后出微汗,日服一次;渣捣烂加热敷贴。(《福建民间草药》)

  ⑨治蛀齿疼痛:杜衡鲜叶捻烂,塞入蛀孔中。(《福建民间草药》)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