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土地骨皮

2022-07-03 08:48:49 百科资料

土地骨皮是大青根的一个别名,为马鞭草科植物路边青的根部,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等功效。该植物分布广泛,全年可以采集。

  • 外文名 Land bone skin
  • 药品名称 土地骨皮
  • 别名 大青根
  • 主要适用症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
  • 用法用量 煎汤,3~5钱(鲜者1~2两)

植物信息

  土地骨皮又名大青根 (《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臭根、野地骨(《福建民间草药》),土地骨皮(《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土地骨皮

  【来源】

植物形态

  路边青,又名:大青(《别录》),淡婆婆(《植物名实图考》),青草心,山尾花、山漆、猪屎青、鸭公青、鸡屎菜、鬼灯火、牛耳青、绿豆青、臭大青、大百解。

  落叶小灌木。

  枝条黄褐色,幼时有毛。

  单叶对生;叶柄被白色短软毛,上面沟状;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6~14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圆形至渐尖,全缘,罕有锯齿。

  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总花梗长5~7厘米;苞片线形,对生;花萼钟状,外被黄褐色细毛,裂片5,三角形;花冠管状,白色,外面有毛,裂片5,长圆形;雄蕊4,着生于花管喉部,花药背着生,花丝细长;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细长,柱头两裂。

  浆果,球形或倒卵圆形,基部具宿存萼。

  花期6~8月。

  果期7~9月。

  生于荒地、低丘陵地的草丛中或疏林下。

  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叶或带幼枝的叶(大青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性味

  苦,寒。

  ①《陆川本草》:性凉,微苦。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寒。

  【功用主治-大青根的功效】

  治乙脑,流脑,感冒高热,头痛,肠炎,痢疾,黄疸,齿痛,鼻衄,咽喉肿痛。

  ①《植物名实图考》:治偏头风。

  ②《广西野生资源植物》:洗烂疮。

  ③《福建民间草药》:消炎镇痛,除湿祛风。

  ④《陆川本草》:凉血退热,解皮肤热毒。

  治斑疹,血瘙,蜈蚣咬伤。

  ⑤《衡山民间草药》:治痢疾,麻疹后之口腔炎,热病头痛。

  ⑥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散瘀止血。

  治肠炎,菌痢,咽喉炎,扁桃腺炎,腮腺炎,感冒发热,齿龈出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选方

  ①治乙脑,流脑,感冒发热,腮腺炎:大青根二两。

  水煎服,每日二剂。

  (《江西草药》) ②治热痢:大青根三至五钱。

  水煎服。

  (《湖南茹物志》) ③治偏头痛:大青根一至二两。

  酌加水煎,饭前服。

  (《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偏正头痛,高血压头痛:大青根、臭牡丹根各-两,鸡蛋二个。

  水煎,吃蛋和汤。

  (《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⑤治高热头痛等症:大青根五钱至一两,生石膏一两五钱至二两。

  水煎服。

  (《中医药研究资料汇编》) ⑥治风湿性关节痛:大青根一至二两,猪脚一只。

  酌加酒、水各半炖服。

  (《福建民间草药》) ⑦治肠风下血:大青根、苦参。

  水煎服。

  ⑧治顽固鼻衄:大青根、山茅、藕汁。

  同煎服。

  ⑨治麻疹以后之烦乱,咳嗽痰多:大青根一两,淡竹叶(有小块根者)五钱,桑叶二钱,栀子五钱。

  煎汁代茶。

  (⑦方以下出《中医药研究资料汇编》) ⑩治黄疸:大青根一、二两,猪肝二两,百草霜(农村烧茅柴的锅底烟灰)三钱。

  加水同煎服。

  (《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⑾治胃火齿痛:大青根一、二两。

  水煎去渣取汤,以汤同鸭蛋两个煮服。

  (《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