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圆叶茑萝

2022-06-25 12:01:15 百科资料

草质缠绕藤本,茎较细弱,长1~3米。叶心形,全缘,先端尖。花萼先端具长芒尖。花冠高脚碟状,直径约1㎝,长约3㎝;洋红至橙红色,喉部带黄色。柱头1,雄蕊5,雄蕊和花柱突出于花冠管外。子房4室。蒴果近球形,直径约0.5㎝,4室,每室有种子一枚;种子黑色。花期8月,果熟期9月至10月。产地原产美洲热带地区,我国各地有栽培或逸为野生。习性性强健,喜光喜热,不耐寒,喜水而有一定耐旱能力;不择土壤。

  • 中文学名 圆叶茑萝
  • 拉丁学名 Quamoclit coccinea Moench
  • 界 植物界
  • 科 旋花科
  • 属 茑萝属

繁殖栽培

  种子繁殖,4月播种,覆土约1㎝,一周左右出苗。直播或苗具3~5真叶时移植。

  对土壤肥料要求不高,栽培管理简易。地栽或盆栽均可,盆栽时需注意浇水,半月左右施肥水一次;地栽几乎不用管理。但应注意需有供攀援的支架。

用途

  栽培供观赏,可用于布置花篱、花墙等。

栽培技术

栽培管理

  宜春播,发芽适温约25℃,7~14天出苗。长江流域4月初播种,北方可于早春在温室中盆播,成苗后脱盆,带原土球定植于露地,也可于5月露地播种。直根性,应直播或小苗时移载。需设棚架引蔓。适时施肥、浇水,雨季及时排涝。

圆叶茑萝

栽培技术

  环境条件要求

  由于羽叶茑萝原产热带地区,喜温暖,忌寒冷,怕霜冻,温度低时生长非常缓慢,种子发芽适宜温度20℃~25℃。要求阳光充足的环境,多数种类对日照时数要求不严。

  种子

  羽叶茑萝的种子千粒重139左右,种子可以使用3~4年。果实成熟期不一致,成熟后容易脱落,要随熟随采。每个果实含种子3~4粒,如果红色花和白色花植株都有,应分别采种。

  播种

  春季在保护地育苗,终霜后定植露地的育苗天数为45天左右,不可太长,否则秧苗长出的藤蔓会缠绕在一起。使用普通的育苗用营养土播种和培育成苗就能生长良好。用育苗盘播种。每平方米苗床播种量100g左右,播种后覆盖细土1.5cm左右,不可太薄,否则容易带种皮出土。控制地温20℃~25℃,播干种子4天出苗,羽叶茑萝出苗容易,但往往不整齐,应精细选种以便幼苗整齐。羽叶茑萝幼苗非常怕旱,当干旱稍重时就会枯死,即使浇水也很难恢复,育苗时应特别注意这一点。

  因其是直根系植物,最好用直径8cm的塑料育苗钵成苗,并且只移苗1次,每个容器里种1株苗。也可用72孔穴盘培育成苗,培育成苗期间也要注意水分的供给。育苗中后期土壤水分适中控制。苗期始终要充分见光,如果幼苗较大,藤蔓缠绕在一起了,应及早将其分开,必要时将育苗钵移开一定距离。

  后期栽培

  终霜后定植,在夜温还比较低的地区,一般说来不提倡早定植。羽叶茑萝自播能力强,如果不在乎开花的早晚,栽培第2年也可用自播苗,但由于没有对种子选择和出苗晚,绿化效果差些。羽叶茑萝生长量大,应施足底肥,撒匀,深翻。刨穴定植,除去塑料育苗钵,将苗栽在穴里,每穴1株,用细土盖上苗坨,然后浇水,覆土封穴。单行定植的株距35cm左右,育苗栽培或土壤肥沃的株距要适当大些;自播苗出苗晚,生长延后,株距要适当小些。及时浇水可促使茎叶生长,但注意不要疯长以免延迟开花。前期人工辅助引蔓到棚架、篱笆、树上或其它支架上。中后期植株自己具有很强的攀援能力,除了作造型外不用管它,任其攀援缠绕。盆栽的应经常浇水施肥。

  采收

  羽叶茑萝红色花比白色花艳丽,多数人更喜欢红色花。但即使全部采收红色花种子,多数后代也可能分离出白色花。种子不易分辩,但苗期很容易分辨。红色花的茎颜色深红,白色花的茎颜色为绿色,只要认真观察就可以很好的区分开。如果每年都认真选种,并且注意隔离,后代混色的会越来越少。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