嚈哒人
嚈哒人亦称白匈奴,英文名称White Huns。嚈哒人起源于蒙古草原,公元4世纪70年代初跨阿尔泰山向西南迁徙,占领索格狄亚那。
嚈哒人是是一支突厥-蒙古族部落,它们更接近蒙古人而不是突厥人。嚈哒人是生活在古代中亚的游牧民族。嚈哒人曾自号匈奴,故也被误称为匈奴或白匈奴。嚈哒人是汉代大月氏人的后裔,西方史学家称之为"白匈奴"。嚈哒人起源于塞北,公元4世纪70年代初越阿尔泰山西迁河中,版图从裕勒都斯河上游(焉耆西北)起,越过伊犁河流域到巴尔喀什湖,再到楚河和塔拉斯河草原、锡尔河地区,一直达到咸海,据一些史书记载,他们的一个汗庭建在塔拉斯城附近。全盛时,其领域东至葱岭到天山南路的一部分,西至里海的库尔干河地方。
- 中文名 嚈哒人
- 外文名 Ephta
- 西方史学家 称嚈哒人 白匈奴
- 起源 蒙古草原
- 时间 公元4世纪70年代初
简史
起源
厌哒匈奴人是一支突厥-蒙古族部落,按这种假设,他们似乎更像蒙古人而不是突厥人 ,据宋云记述,他们似乎起源于金山(即阿尔泰山),由此南下到今俄属突厥斯坦的草原上。他们的名字拜占庭历史学家们称作厌带夷粟陀(Enhthalites),波斯历史学家米尔空称作哈亚蒂拉陀(Hayathelites),中国的史学家们则称作厌哒,该名似乎来自王室氏族(Ephtha,或ye-ta)。 拜占庭史家们多少错误地又以匈奴一名称呼他们。
在公元5世纪初期,厌哒人不过是一支中等规模的游牧部落,是统治着蒙古的大部落柔然(也属蒙古族)的巨属部落。在5世纪25-50年中,这支厌哒人由于他们的领土向西扩张而具有了相当大的重要性。他们的统治从东方的格勒都斯河上游(焉耆西北)起,越过伊犁河流域到巴尔喀什湖,再到楚河和怛罗斯河草原、锡尔河地区,一直达到威海,据一些史书记载,他们的一个汗庭建在怛逻斯城附近。大约到440年时,他们已经占领了索格底亚那,或者说河中地区(撒马尔罕),似乎还占领了巴尔赫地区,即巴克特里亚或称吐火罗斯坦。
入侵波斯
5世纪20年代中叶,跨过阿姆河侵入萨珊波斯(萨珊王朝) ,但被巴赫拉姆五世(420~438在位)击退;遂转向吐火罗斯坦(葱岭以西,阿姆河以南一带),从粟特越过地水侵略当时处于衰落中的贵霜帝国,于30年代末征服盘踞该处的寄多罗贵霜,随即西向同萨珊波斯冲突 ;一度占领大部分呼罗珊地区,并并扩展其势力于波斯,453年大败萨珊王雅兹底格德二世(438~457在位),484年又杀死菲鲁兹(457~484在位),并将波斯击败,使波斯称臣纳贡。极大地消耗了波斯的国力,终于迫使波斯纳贡称臣。嚈哒在扩展其势力于妫水(今阿姆河)之南、定都于拔底延城。
战胜卑路支王以后,厌哒匈奴人不仅占有了直到当时为止一直是萨珊帝国东北部的边境城市塔里寒地区(西塔里寒,在巴尔赫和莫夫之间),而且还占领了莫夫和赫拉特。此外,他们还参与了波斯萨珊王朝的宫廷斗争。正是这样,萨珊王朝的喀瓦德在被赶下泰西封王位后逃到他们中避难,并与厌哒可汗的侄女结婚,从可汗那里得到一支军队,在这支军队的援助下,喀瓦德重新获得了王冠(498或499年)。到这时候,厌哒人已经成为亚洲中部必须认真对付的一支力量。《梁书》记道,516年厌哒王叶太伊里窦曾派使者到南京宫廷。
尽管波斯王卑路支战败了,但萨珊波斯防卫森严,以致厌哒人未能实现他们对波斯的征服愿望。他们又转向东南的喀布尔方向。在向喀布尔逼近时,他们获得的第一个印象是:似乎在大约公元5世纪中期,贵霜王朝已经被从巴克特里亚分离出来的另一支月氏人(或称吐火罗人)取代。伊朗史料谈到了与萨珊王朝交战的"基达里王朝"(显然是建在阿姆河以南,在巴尔赫和莫夫之间)。根据同一史料,萨珊王朝卑路支王(459-484年在位,他后来死于厌哒人的打击之下)曾经先后同基达里王朝的首领、与该王朝同名的英雄基达拉和其子孔加士发生战斗。人们认为,孔加士正是在被卑路支打败之后离开了巴克特里亚(厌哒人迅速地占领了该地), 越过兴都库什山进入喀布尔,在此取代了贵霜王朝的末代君主们。这些事件得到中国人的证实,尽管中国人把这些事件归于较早的时期和与之不同的某些原因。在中国史料中,该事发生的日期被上溯至436-451年,它记载道,"来自'薄罗'(这儿无疑是指巴尔赫的吐火罗人)的'月氏王',在厌哒的压力下,离开巴克特里亚迁往犍陀罗,他们定居在该地的白沙瓦,将他们的堂兄弟、喀布尔的月氏人(即最后一批贵霜人)置于他们的统治之下。"中国人称其王为寄多罗,此名与我们说的"基达拉"正好一致。因此,必定是这些厌哒人而不是萨珊王朝人使基达里人离开巴克特里亚到喀布尔避难。 然而,厌哒人不久就追赶而来,并及时地沿着同一条道路越过了兴都库什山。于是,原月氏国全境--巴克特里亚、喀布尔和坎大哈--转入了厌哒人手中。此外,厌哒人的前锋,如同他们之前的贵霜人已经做过的一样,从喀布尔山谷高地上出发去征服印度。
衰弱
6世纪初,嚈哒人北上同高车人争夺准噶尔盆地及其以西地区,并控制高昌,遏制柔然势力的西进。与此同时,嚈哒人又东进控制塔里木盆地西部,南道直至于阗,北道直至焉耆。经过西域南北道,嚈哒人频繁地开展同中国北魏、西魏、北周乃至梁朝的交往。向东则趁柔然衰败之机,占据了塔里木盆地的许多地方。在南北朝时期,于大漠南北与北魏争雄,嚈哒与柔然相结,广泛活动于阿尔泰山脉以西的地方,迫使北魏在516年遣使到南朝的梁朝通好,以免腹背受敌。
后被突厥与波斯联军消灭,河中归突厥,阿姆河以南属波斯。
入侵印度
当时印度的大部分地区--整个恒河流域、马尔瓦、吉莱特和北部德干高原--在印度人的笈多王朝皇帝们的统治下形成了一个大帝国,笈多王朝在鸠摩罗笈多统治时期(约414-455年)达到鼎盛,后来其了塞建陀笈多继位(约455-470年)。正是在鸠摩罗笈多统治末期,或者是塞建陀笈多统治初期,厌哒匈奴人(印度人以梵译文[Huna]称呼他们)在征服了喀布尔之后南下到旁遮普,在多阿布或马尔瓦附近,他们突然被迫停下来对付笈多王朝的边境部队,这次他们被塞建陀笈多击溃,此事发生在塞建陀笈多继位后不久,或者是在继位前夕。如果此事是发生在他继位前夕的话,那么第二次厌哒入侵就恰好与他统治初期同时,同样,这次入侵又被他赶跑。此后,正如一块刻于460年的碑文所记 ,该国重新处于和平之中。
与此同时,厌哒人已经扎根于兴都库什山北、南两麓的巴克特里亚和喀布尔。520年,宋云朝圣时,其王住在兴都库什山北,从他度冬之地巴克特里亚到他的夏季驻地巴达克山之间作季节性的迁徙。在喀布尔,在原希腊-佛教省迦毕试和犍陀罗是较低一级的厌哒首领特勤的驻地,特勤在该地建立了一个王朝,520年是该王朝的第二代统治时期。犍陀罗是希腊文化与佛教结合产生的一个新的希腊-佛教圣地,在犍陀罗的高度文化中,厌哒人的行为像野蛮人,他们屠杀居民,特别是迫害佛教社团,洗劫寺院和艺术品, 摧毁了直至当时已有5个世纪之久的灿烂的希腊-佛教文明。中国与波斯文献一致描述了这支游牧部落的暴虐和破坏行径。
在《北史》和宋云的"行纪"中--回顾一下,宋云于520年先后访问了在夏季驻地巴达克山的厌哒可汗和在犍陀罗的特勤--所有这些匈奴人都被描写成纯粹的游牧民:"居无城廓,游军而治。以毡为屋,随逐水草。夏则随凉,冬则就温。王居大毡帐,方四十步,周围以毡数为壁。王着锦衣,坐金床,以金凤凰为床脚。厌哒国王妃亦著锦衣,垂地三尺,头戴一角,长八尺,以玫瑰五色装饰其上。" 宋云还记载他们有兄弟共妻的习惯,以及他们对佛教的仇视:"不信佛法,多事外神,杀生血食"。据玄类的证明,厌哒人曾割断了犍陀罗人中三分之二人的喉咙,其余的被贬为奴隶,毁大部分寺院和佛塔。
灭亡
5世纪中,嚈哒人乘击败雅兹底格德二世之机,南下侵入笈多印度,但被塞建陀笈多击退。70年代末,嚈哒人最终灭亡犍陀罗地区的寄多罗贵霜残余势力,立特勤为王,并以此为基地,于6世纪初再次大举入侵印度,一度推进至摩揭陀 ,但旋被马尔瓦的耶输陀曼等击退 。约558~567年间 ,萨珊波斯和当时北亚新兴的游牧部族突厥人联盟,夹击嚈哒人,遂亡。厌哒领土在西突厥人和萨珊波斯人之间被瓜分了。西突厥首领室点密获得索格底亚那地区,而库思老一世阿奴细尔汪夺取了已经伊朗化的、应该归属于萨珊朝的巴克特里亚地区。于是,巴克特里亚在565年至568年间又归萨珊帝国所有。 然而,这是短暂的,因为突厥人不久就夺取了巴里黑和昆都士,也就是说,同一个巴克特里亚又从萨珊王朝人手中转到了他们昔日的盟友手中。
今日情况
而嚈哒人部众散居于北亚、中亚及南亚各地,后渐与各地民族融合。日后出现在欧洲的阿瓦尔人由他们与柔然人组成。
其国的政治中心在今天的阿富汗与吐火罗。因处于联结中国、印度、南俄商道之中心,商业极为发达。嚈哒人是中亚地区最早采用文字的民族,使用鄂尔浑文字。
嚈哒是在六世纪初从北方的阿尔泰山南下的。嚈哒与Hephthalites是二个完全不同的民族;Hephthalites是魏书月氏寄多罗的后代,由于受到柔然的侵扰,寄多罗月氏是在四世纪末或者五世纪初南下的。Hephthalites是信佛教的;而嚈哒是不信佛教的。所谓的嚈哒或者Hephthalites又被称为白匈奴的学说犹如哄骗小孩的学说,是不足为信的。
著名的嚈哒领袖
头罗曼,约-502年,入侵印度的嚈哒王公;
叶太伊里窦,约516年,遣使与中国交往;
摩酰逻矩罗,头罗曼之子,520年-530年,大规模入侵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