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苯隆

噻苯隆,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细胞分裂素用于组培能更好的促进植物的芽分化。对人畜低毒,适用于棉花作脱叶剂使用。
- 中文名 噻苯隆
- 外文名 Thidiazuron
- 其他名称 脱叶灵、脱叶脲
- 剂型 50%可湿性粉剂
介绍
英文通用名thidiazuron
其他名称 脱叶灵、脱叶脲、Dropp、塞苯隆 TDZ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细胞分裂素用于组培能更好的促进植物的芽分化。

分子式:C9H8N4OS
CAS登记号:51707-55-2
化学名称:1-苯基-3-(1,2,3,-噻二唑-5-基)脲
分子量:220.2
噻苯隆(脱叶脲);脱叶灵;TDZ;脱落宝;塞苯隆;益果灵理化性质:无色无味晶体,熔点213℃(分解),25℃时蒸汽压4nPa。23℃时,水中溶解度为200mg/L。
毒性
对人畜低毒。大鼠急性口服LD50>4000mg/kg,急性经皮LD50>1000mg/kg。对眼睛有轻度刺激,对皮肤无刺激作用。
剂型
50%可湿性粉剂。
特点
无色无味晶体,熔点210。5℃-212.5℃(分解),25℃时蒸汽压4nPa。23℃时,水中溶解度为31mg/L(PH7.25℃),乙烷0.002,甲醇4.20,二氯甲烷0.003,甲苯0.40,丙酮6.67,乙酸乙酯1.1(g/l,20℃)见光易转化成光学导构体,PH5~9 室温下稳定,在加速存储稳定性研究中(14天54℃)未分解。
使用方法
当棉桃开裂70%,每亩用50%可湿性粉剂100g,对水全株喷雾,10天开始落叶,吐絮增加,15天达到高峰。
棉花脱叶
噻苯隆与单用乙烯利利弊对比:
乙烯利:乙烯利的催熟效果较佳,但脱叶效果比较差!在棉花上使用,它可以迅速使棉桃开裂,叶片失水干枯,但乙烯利坏处也很多:
1、乙烯利的催熟效果好,但脱叶效果差,它使叶片形成"枯而不落",特别是使用机械采收时对棉花污染很严重。
2、乙烯利催熟的同时,使棉花植株也迅速失水枯死,棉花顶部的幼铃也随之枯死,棉花减产较为严重。
3、棉花吐絮不好,棉桃开裂时很容易形成夹壳,降低采收效率,特别是机械采收时,很容易采收不净,形成二次采收,增加采收成本。
4、乙烯利还会影响棉花纤维长度,降低棉花品种,容易形成死瓣棉。
噻苯隆:噻苯隆脱叶效果极佳,催熟效果不如乙烯利,受天气情况制约较大(有个别生产技术较好的厂家,生产噻苯隆的有效助剂,可以较大减轻噻苯隆的天气制约性),但合理使用是会发挥良好的效果的:
1、使用噻苯隆以后,它可使棉花植株本身产生脱落酸和乙烯,从而导致叶柄与棉株之间形成离层,达到棉叶自行脱落。
2、噻苯隆可使叶片还在青绿状态迅速将营养成分转移到植株上部幼嫩棉铃,并且棉株不会枯死,实现催熟、脱叶、增产、增质多效合一。
3、噻苯隆可使棉花早熟,棉铃吐絮相对提前、集中、增加霜前棉的比例。棉花不夹壳、不掉絮、不落花、增加纤维长度、提高衣分,有利于机械、人工采收。
4、噻苯隆药效维持时间较长,叶片在青绿状态下就会脱落,彻底解决"枯而不落"的问题,减少叶片对机采棉的污染,提高机械化采棉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5、噻苯隆还可以减少后期害虫的为害。
注意事项
1. 施药时期不能过早,否则会影响产量。
2. 施药后两日内降雨会影响药效,施药前应注意天气预防。
3. 不要污染其他作物,以免产生药害。
试验研究
(一)试验研究情况1(详见表1、2)
1、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与对照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2 ppm的产量最高,平均亩产269.8公斤,比对照增产47.5公斤,增幅为21%。
表1益果灵在花生上不同浓度试验产量统计分析表
处理 | 各小区折合亩产 (公斤) | 平均值 (公斤) | 显著 水平 | F值 | 备注 | |||
Ⅰ | Ⅱ | Ⅲ | 0.5% | 1% | ||||
2ppm | 273.5 | 265.9 | 269.9 | 269.77 | A | A | 处理间=70.586 重复间=0.148 | F0.05=3.838 F0.01=7.006 |
1.5ppm | 261.6 | 259.2 | 254.9 | 258.57 | B | B | ||
1ppm | 231.9 | 232.5 | 241.0 | 235.13 | C | C | ||
0.5ppm | 235.1 | 232.6 | 230.0 | 232.57 | C | CD | ||
清水CK | 220.3 | 226.0 | 220.7 | 222.33 | d | D |
2、能协调营养与生殖生长,产量的相关性状优化。从表2可以看出,与产量相关的单株结果数、双果率、饱果率、百果重、百仁重和出米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表明益果灵处理对花生增产的总趋势是一致的。
表2益果灵在花生上不同浓度试验有关性状调查表
处理 | 单株结果数 | 双果率 (%) | 饱果率(%) | 果数/公斤 | 百果重 (克) | 百仁重 (克) | 混百百仁重(克) | 出米率 (%) | ||
总 | 双 | 饱 | ||||||||
2ppm | 12.7 | 7.7 | 9.6 | 60.6 | 75.6 | 711 | 215 | 94. | 72.2 | 74.8 |
1.5ppm | 12.5 | 7.3 | 7.7 | 58.4 | 61.6 | 742 | 215 | 94. | 66.8 | 74.8 |
1ppm | 12.5 | 6.7 | 7.5 | 54.9 | 61.5 | 783 | 215 | 92.2 | 66.8 | 74.8 |
0.5ppm | 12.0 | 6.5 | 6.8 | 54.2 | 56.7 | 783 | 211 | 91.8 | 66.8 | 72.4 |
清水CK | 11.7 | 6.0 | 5.9 | 51.3 | 50.4 | 805 | 211 | 91.6 | 66.8 | 72. |
(二)试验研究情况2(本研究报告刊登于《河北农业科学》2007.2期)
噻苯隆粉剂,示范面积667m2、对照田667m2。情况如下。
1、花生苗期喷施噻苯隆水溶液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喷施噻苯隆溶液后,促进了花生的健壮生长,示范田株高增加1.2 cm,侧枝长增加3.0 cm;单株分枝数增加2条;单株花量增多9朵;单株幼果数增加4.7个(其中定型果增2.2个)。上述花生长势长相的优化,充分说明噻苯隆能有效地调控花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为增产提质打下了坚实基础。
表3 喷施噻苯隆水溶液对花生生长发育情况调查表
调查时间:6月30日
处理 | 株高(cm) | 侧枝长(cm) | 分枝数(条) | 单株花量 (朵) | 单株幼果数(个) | 其中定型果(个) |
示范田 | 14.0 | 21.0 | 10.0 | 33.0 | 25.7 | 3.2 |
对照田 | 12.8 | 18.0 | 8.0 | 24.0 | 21.0 | 1.0 |
增减 | +1.2 | +3.0 | +2.0 | +9.0 | +4.7 | +2.2 |
2、喷施噻苯隆水溶液对花生结果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喷施噻苯隆溶液后,示范田单株平均荚果数和饱荚果均增加4.4个,较对照增30.1%;单株秕荚果平均减少2.4个;饱果率达90.2%,比对照高12.7%;每kg荚果数减少67个;每667m2产量比对照增加68.9 kg,增率20.8%。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喷施噻苯隆能显著提高花生的主要结果性状,因而提质增产增效的效果也十分显著。
表4 喷施噻苯隆水溶液对花生结果性状和产量的效果表
调查时间:10月12 日
处理 | 单株荚果数(个) | 单株饱荚果数(个) | 单株秕荚果数(个) | 饱果率(%) | 荚果数/kg(个) | 产量(kg/667m) | 增产率(%) |
示范田 | 19.0 | 17.0 | 2.0 | 90.2 | 655 | 400.8 | 20.8 |
对照田 | 14.6 | 12.6 | 4.4 | 77.5 | 719 | 331.9 | |
增减 | +4.4 | +4.4 | -2.4 | +12.7 | -64 | +68.9 |
3、喷施噻苯隆与喷PP333后对花生后期生长发育影响的对比
在花生采收前,我们对示范田和对照田的植株后期发育情况进行了调查,表5是主要的调查项目。从中可以看出,喷施噻苯隆的花生与喷施PP333对照田一样,均未发现徒长现象;示范田叶片大而深绿、但对照田的叶片小(可能是PP333的抑制作用)而色淡;示范田叶斑病发病率比对照田低40%,且未出现早衰现象。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示范田单株平均根瘤菌粒数比对照多19个,鲜重增加1.3 g。
表5 喷施噻苯隆、PP333对花生生长发育影响的对比调查
调查时间:10月8日
叶片大小及色泽 | 叶斑病发病率(%) | 植株早衰率(%) | 单株根瘤菌粒数 | 单株根瘤菌重量(g) | 徒长情况 | |
示范田 | 深绿(大) | 5% | 0 | 40 | 2.1 | 无 |
对照田 | 绿(小) | 45% | 15% | 21 | 0.8 | 无 |
(三)大面积花生示范情况(详见表6、7)
1、能促进植株健旺生长,更加有利于结果。
2、各项产量性状优化,增产显著。单株结果数约增9%,饱果率88.2%(比对照+11.7%),平均百果重增加13.1克,亩产增加63.9公斤(+19.2%)。
表6 苗期喷益果灵花生生长发育情况表
处理 | 株高 (cm) | 侧枝长 (cm) | 分枝数 (条) | 单株花量 (个) | 单株幼果数(个) | 其中 定型果 |
示范田 | 13.0 | 19.0 | 9.5 | 32 | 25.1 | 3.0 |
对照 | 12.2 | 18.0 | 8.0 | 24 | 23.0 | 1.0 |
增减 | +0.8 | +1.0 | +1.5 | +8 | +2.1 | +2.0 |
表7 苗期喷益果灵后对花生产量形成影响情况表
处理 | 单株结果 数(个) | 单株饱果数(个) | 单株秕果 数(个) | 饱果率(%) | 果个数 /公斤 | 亩产 /公斤 | 增产 % |
示范田 | 17.0 | 15.0 | 2.0 | 88.2 | 657 | 395.8 | 19.2 |
对照 | 15.6 | 12.0 | 3.6 | 76.5 | 719 | 331.9 | -- |
增减 | +1.4 | +3.0 | -1.6 | +11.7 | -62 | +63.9 | -- |
二、花生应用研究形成的规范性技术方案
(一)使用效果
1、苗期使用,可加速花生的前期生长,增加有效分枝数,发育健旺,花量增加;能提高花生的抗病、抗逆性。
2、初花期使用,能保花保叶,降低叶斑病的发生;抗旱,抑制花生徒长。
3、盛花至落针期使用,能提高落针率,花生不早衰;并能增强花生抗褐斑病、蔓疫病能力;提高结果率、饱仁率、百粒重,减少秕果;增产19-25%。
4、喷施本品后,不需再喷比久、多效唑等高残高毒农药和影响下茬作物的农药。达到一药多效、节本增效的作用。
(二)使用时期和浓度
在苗期用噻苯隆粉剂--太丰保5克/包对水30公斤,喷施一次,到初花期、落针期,用太丰保5克/包对水15公斤,全株各喷施一次。
厂家:湖北康宝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