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噪子面

2022-07-02 13:29:49 百科资料

噪(sào)子面西北地区汉族传统面食。本义是嫂子面。岐山是嫂子面的发源地。传说古时周王朝西迁岐山后,当地某户娶了个聪慧的媳妇,不仅操行过人,而且心灵手巧,长于烹调。其实臊子面说通俗就是肉丁面或肉末面。其中也含有配菜比如豆腐,萝卜块等,做法简单。

  • 中文名称 噪子面
  • 外文名称 qishan noodles
  • 又称 嫂子面
  • 发源地 岐山
  • 原料 面条、肉臊子

传说

  一日婆家逢喜事,她将手边能利用的材料集在一起,创制了一种独特的面条。她先把白面调软,擀薄后切细,再将胡萝卜、黄花菜、木耳、豆腐切碎炒干作底菜;又把猪肉切碎,以生姜、茴香、大葱为调料,在油锅中炒熟;另把鸡蛋摊成薄饼,切成棱形小片,与切细的蒜苗放到加入盐、醋、香料的汤内。

  臊子面又称嫂子面,古时有一个穷书生,父母早亡,只得跟着哥嫂度日。嫂子聪明伶利,贤惠能干,精于烹调。平时对他极好,常做一种酸汤面给他吃。后来弟弟学有所成,当了大官,衣锦还乡。有日,邀请同僚到家里作客,嫂子以面相待,食后,各个赞不绝口。一传十,十传百,"嫂子面"便有了名气。由于"嫂"、"臊"谐音,天长日久,"嫂子面"变成了"臊子面",一直延续至今。

吃法

  吃法是很讲究的.第一筷子把面挑起,挑高,顺着碗沿顺时针转一圈吃掉.第二筷子把面挑起在碗对面,半高,面条从面汤里滑过来,在面前划个小圈,把碗端起来,喝汤的同时把面吃掉,吃碗底的菜,结束.一碗面的原则是汤要宽面要少,两口就把面吃掉,吃完之后汤里的油基本上剩不了多少.这样的吃法才叫爽.

具体做法

  材料:

  面条(挂面或者比较细的手工面)、红萝卜、卤水豆腐(北豆腐亦可)、蒜苔(亦可用土豆、豇豆、豆角……任意一种你喜欢的菜,我用的是豇豆和土豆)、木耳、黄花菜、蒜苗(北京称青蒜)、鸡蛋(可无)、生姜、肉臊子

  调料:陈醋、盐、鸡精、五香粉

  做法:

  1 豆腐切丁(图1),黄花菜泡发切段,木耳泡发切丁,鸡蛋摊成薄鸡蛋切成豆腐丁大小的菱形,蒜苗切成碎末;

  此步骤注意蒜苗的切法:切勿用刀乱跺,要用针(刀亦可)将蒜苗从叶子到茎划成细丝,再用刀切细,最后切成非常小的近似正方形;

  2 豇豆和土豆((或者你喜欢的任何菜)、红萝卜切小丁分别加盐和鸡精炒熟(炒菜就不用多讲了吧?),生姜跺成碎末备用,臊子肉一碗备用;

  3 锅内多倒些油,油热后加入生姜碎末,加入五香粉,炒出香味,此时将陈醋(大量)倒入锅中,待锅中醋沸腾后加入事先烧好的开水,加入准备好的臊子肉,加盐、鸡精调汤;

  4 另准备一口锅煮面,再准备一盆凉水,面煮熟后捞出,放入凉水中;

  5 汤锅内加入适量炒好的土豆和豇豆、红萝卜,豆腐、木耳、黄花、鸡蛋适量撒入汤中,等汤锅煮开后撒入蒜苗的细末;(图11为汤的成品)

  6 面条装碗(不要太多面条,否则无味),面条碗中盛汤,上桌,一碗正宗的陕西岐山臊子面,香吧?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