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嗷嗷待哺

2022-07-11 18:54:25 百科资料

嗷嗷待哺,汉语成语,拼音是áo áo dài bǔ,意思是哀号着等待喂养,比喻饥饿时渴望得到食物的情景,多形容灾民饥饿的惨状。 出自《诗经·小雅·鸿雁》。嗷嗷:哀号声。哺:喂养。

  • 中文名称 嗷嗷待哺
  • 外文名称 Cry piteously for food
  • 拼音 áo áo dài bǔ
  • 注音 ㄠˊ ㄠˊ ㄉㄞˋ ㄅㄨˇ
  • 出处 《上刘木斋先生书》

出处

  《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汉·荀悦《前汉纪·成帝纪三》:"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国家疲弊,府库空虚,下至众庶,嗷嗷苦之。"

成语辨析

  【近义词】饥寒交迫、啼饥号寒

  【反义词】丰衣足食、家给人足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于困境需要援助

  示例

  1,宋·穆修《上监判邢郎中书》:"一家贫寄京师,薪米不给,老幼数口,嗷嗷待哺。"

  2,《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三:"天启三年四月上丁卯(初八),平辽总兵毛文龙塘报言,见今各兵已两月乏粮,嗷嗷待哺,乞赐兵饷接济。登莱巡抚袁可立具疏为请,且言各岛守冻淮兵已报,开洋、三山岛未发之众亦已陆续登舟,总兵沈有容统率精锐于三月十二日出海,舳舻相接,奴酋胆寒。但恐粮糈匮乏,兵难用命。"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