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嗍螺

2022-07-03 22:32:40 百科资料

嗍螺,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嗍着吃的田螺,是一道独具特色的传统风味美食。流行于湖南 、江西、广东 、福建 、广西 等地。

作为一种独特美食,嗍螺近年来有向全国流传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这道考验技巧与肺活量的美食。

嗍螺的"嗍"字,本作欶,或作嗽。被民间多误写为"嗦",即被写成嗦螺。

  • 中文名称 嗍螺
  • 英文名 Suoluo
  • 主要食材 田螺,紫苏,辣椒,薄荷
  • 分类 湘菜,粤菜,客家菜,闽菜
  • 口味 鲜、香、辣

美食起源

  浏阳嗍螺源于浏阳东乡客家人的做法,必不可少的香料是"碧池",为薄荷的一种,学名留兰香。相比其他地方炒制的做法,浏阳嗍螺采用了蒸菜的方式,做法更繁复,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对田螺去肠肚,因此浏阳嗍螺吃起来不会有沙粒,而且能减少因此感染寄生虫病的概率。

烹饪方法

原料

  选产自田间的大个田螺(应避免使用福寿螺)、(碧池)薄荷

步骤

  1.取田螺,放入开水中焯一遍,使田螺灭活,方便处理用小钻将螺肉、螺肠等挑出,仅留螺肉,螺壳放置一边备用

  2.洗净螺肉,拌入接好的紫苏、辣椒、薄荷、油、盐、味精等等其他香料,备用

  3.清洗螺壳,用刷子将田螺壳仔细清洗干净,务必将螺壳上的泥沙等污物去除干净

  4.将洗净的螺壳尾部敲去一小块

  5.将拌好香料的螺肉再一块一块的塞回处理好的螺壳,摆入碗碟

  6.放入饭甑或高压锅,大火蒸熟

各种风味

长沙嗍螺

  长沙嗍螺 是风味小吃,流行于长沙及周边地区。盛夏时节的夜晚,市民成群结队到街边吃嗍螺,喝啤酒。味香辣,紫苏香味浓郁,不含泥腥味,嗍之肉出,欲罢不能。广东也有嗍螺,但放了糖和不辣的青椒,吃起来是甜味的。

  螺蛳用清水喂养两天左右,每天换水大概2-3次,去除泥沙及泥腥味,清洗后剪去外壳尖,继续泡水里滴少许清油,使其能够将泥沙完全吐干净;捞出螺蛳倒入开水中焯水,等螺蛳的厣(yǎn)跟螺肉都脱落得差不多了,捞出倒入凉水中过凉,接着滤水备用;坐锅烧油,将姜米、蒜末、干红椒、八角、桂皮、香叶炒出香味,接着下螺蛳爆炒,等螺壳变色后加盐、辣椒粉、少许高汤焖制,最后撒紫苏叶、淋蚝油、鸡精、少许水淀粉收汁即可。

  1、螺蛳要选用蚕豆大小的,一定要鲜活的,剪螺壳尖的任务比较大,可以请卖螺的处理。

  2、水里滴油能够使螺蛳呕吐出泥沙,清洗螺蛳撒盐不停的冲水搓洗,比较容易将螺壳洗干净。

  3、螺蛳焯水立刻浸凉水能够使螺肉鲜美脆嫩。

  4、吃的时候螺蛳的肠肚不要吃,唆不出的属于不会吃唆螺的人,直接用牙签挑食就好了。

  5、所有香料依自己的口味调放,不要刻意多放,那样会淹过螺蛳本身鲜美的味道。

  6、这道菜也可以叫炒螺蛳,时间不要太长了,以免螺肉老了影响口感。

梅州嗍螺

  炒田螺一直以来都是城市中街边小吃最受欢迎的美食,很多地方都会有炒田螺这道菜,不过在客家小吃中,紫苏炒田螺才是真正的与众不同。

  螺肉不仅肥美丰腴,清爽可口,而且营养丰富。据分析,每百克螺肉含蛋白质 10.7克,脂肪1.2克,钙214毫克,磷345毫克,还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核黄素等。此外,螺肉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我国的不少医书上都说它味甘咸,性寒,有清热、明目等功效,可以治疗痔疮、黄疸和尿闭等疾病。

  紫苏叶是梅州的客家人炒田螺必不可少的一种调味品了,将田螺与紫苏的芳香草同炒一镬,便会产生一种香中有辣,辣中带甜的怪味。这一怪味,不但南方人喜欢,连北方人、港澳同胞及国外朋友都十分喜欢,常常在街头小食档(也可在高级宾馆酒楼里),围着小木桌津津有味的品尝紫苏炒田螺。炒时,还可放上辣椒、葱或蒜、豆鼓、盐等调味料品,使其味道更佳。

  紫苏炒田螺的做法

  1 田螺用清水喂养2天,期间换水2~3次。

  2 用钳子剪掉田螺尾部的尖端,放入密闭容器,往水中滴入少许麻油,使劲摇晃容器,然后静置1~2小时,让其吐净泥沙后,洗净备用。

  3 将蒜切成薄片;姜切成细丝;香葱和小米椒切段备用。

  4 中火烧热锅中的油,待烧至五成热时,将蒜片、姜丝和小米椒放入爆香,随后改大火,放入田螺大火爆炒片刻。

  5 田螺壳变色后,加生抽、盐,烹入米酒,加入紫苏叶翻炒片刻,再倒入高汤大火烧沸,转小火加盖焖约5分钟,开盖转大火收浓汤汁,撒入香葱段拌匀即可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