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喙齿马先蒿

2022-07-15 18:49:24 百科资料

喙齿马先蒿(学名:Pedicularis rhynchodonta)为玄参科马先蒿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3,660米至4,7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高山草地或草坡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 中文名 喙齿马先蒿
  • 拉丁学名 Pedicularis rhynchodonta Bur. et Franch.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偶在极大的植株中高达30厘米,干时变黑。

喙齿马先蒿

  根茎短,向下发出束生的纺锤形根,多达8条,长2-3厘米,但有时单条,简单或分枝,长可达8厘米,根颈上常生有膜质鳞片。

  茎紫黑色有光泽,有毛,老时几变光滑,有1-少数叶子。

  叶主要基出,成丛,长5-9厘米,偶在大植株中达18厘米,有长柄,柄长达2-5厘米,偶可达7厘米,两侧有狭翅,下面无毛,近基处有疏长毛,上面沟中连中肋都密生细毛,叶片线状倒披针形至披针状长圆形,羽状全裂,端钝或锐头,基部常长渐狭,羽片每边12-26枚,近基的2-6枚裂片常三角形而小,较疏远,其余为卵形至长圆状卵形,羽状开裂至有深齿,小裂片与齿有钝齿,齿常反卷,面无毛,背面脉,上有疏长毛,面上有白色肤屑状物,网脉明显,茎叶较小,柄较短而常膨大,最上1-2枚常3裂而作苞片状。

  花序短或伸长,长3-7厘米或更多,花开次序显为离心;苞片约与萼等长,柄多少膨大膜质,常3裂,中裂又常再作3裂;花梗短,有疏毛;萼管状,长难11毫米,膜质,主脉仅略粗于次脉,次脉6-7条,仅在近管口处有极稀的网结,前方微微开裂,齿5枚,由三角形之基部狭细成柄状,端多少膨大有齿;花冠紫红色,长20-22毫米,管仅略伸出于萼外,无毛,端多少扩大,约在与盔相接处向前弓曲,使花前俯,盔长10-12毫米,前缘下半部向前膨撇,缘内摺变厚而有腺点,上部向后弯曲然后再弯向前,全部略成S形,背部近顶处渐向前弓而后再转前下方与前缘之端组成一截头之宽喙,喙的下角有清晰的主齿1对,而截形的缘上更有小齿若干,下唇略短于盔,裂片缘有啮痕状细齿及缘毛,中裂仅及侧裂的半大,圆形而有短柄;雄蕊花丝前方1对有毛;柱头伸出。

  蒴果披针状卵形,长约14毫米,扁平,花序顶端者常成熟较良,前背缝线不很弓曲,后背缝线渐渐圆拱至近端处突然前弯成一斜截头,端有小刺尖。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3,660-4,700米的高山草地及草坡中。

分布范围

  为中国特有种,产自四川西部(康定)及西南部(木里附近)。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