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筒座

唧筒座为南天星座之一,是法国天文科学家尼古拉·路易·德·拉卡伊(1713-1762)于1752年为了纪念英国化学物理学家罗伯特·波义耳(1627-1691)发明唧筒而划分命名的。
- 赤经 9时27分
- 赤纬 -24.5~-40.4
- 天体名称 唧筒座
- 拉丁学名 Antlia
- 拉丁缩写 Ant
星座简介
拉卡尔为纪念丹尼斯‧帕宾(有说是罗伯特·波义耳)所发明之气泵。拉卡伊是世界上第一位绘出完整的南天(南半天球)星表和星图的人。1750~1754年间他在南非好望角系统地测量了南半天球的恒星,并于1763年出版了包括有2000颗恒星的精确位置的星表和星图。当时由于在原有的明亮星座之间还留着不少空隙,那些天区既没有亮星,暗星排列的形状也不明显,所以一直没有划入任何星座。拉卡伊就把这些遗留下来的小块暗淡的星空补划成独立的小星座,各用一件当时新发明的科学仪器或美术工具来命名。唧筒座就是其中的一个星座。
星座主要星体
拜耳命名法 | 其他名称 | 中国星官 | 视星等 | 备注 |
---|---|---|---|---|
唧筒座α | ---- | 近天记增二 | 4.25 等 | 变星;唧筒座最亮星 |
唧筒座δ | ---- | ---- | 5.57 等 | 可能为变星 |
唧筒座ε | ---- | 东瓯二 | 4.51 等 | 唧筒座第二亮星 |
唧筒座ζ¹ | ---- | ---- | 5.75 等 | 双星 |
唧筒座ζ² | ---- | ---- | 5.91 等 | ---- |
唧筒座η | ---- | 东瓯一 | 5.23 等 | 双星 |
唧筒座θ | ---- | 近张宿一 | 4.78 等 | 双星 |
唧筒座ι | ---- | 东瓯三 | 4.60 等 | 唧筒座第三亮星 |
---- | 唧筒座S | ---- | 6.43 等 | 大熊座W型变星 |
---- | 唧筒座U | ---- | 5.38 等 | 碳星;不规则变星 |
---- | 唧筒座AG | ---- | 5.52 等 | 天鹅座α型变星 |
---- | 唧筒座UX | ---- | 12.20 等 | 北冕座R型变星 |
---- | HD 93083 | ---- | 8.33 等 | 有1颗行星 |
---- | DEN 1048-3956 | ---- | 17.39 等 | 第28近的恒星系统;近距离小质量恒星或棕矮星 |
深空天体
GC 2904
NGC 2973
NGC 2997--用较大的望远镜可以发现这个星系有一个明亮的核,外面被椭圆形薄雾笼罩着,非常迷人。还有机会看到它的悬臂结构。具体位置:赤经9时45分,赤纬-31°,距离地球24800万光年远的星系群。
银河系所属的星系群。本星系群是一个典型的疏散星系团,没有明显的向中心聚集的趋势。成员星系约40个。银河系和仙女星系是本星系群成员星系中最大的两个,它们大体上位于本星系群的中心。除银河系和仙女星系外,绝大部分成员星系是矮星系。本星系群的半径约1百万秒差距,质量约6.5×1011太阳质量,其中的绝大部分集中在银河系和仙女星系。群内的气体不多,约占总质量的1%。
星系介绍
总体概括
本星系群有两个次群:由银河系和大小麦哲伦云组成的银河系次群及以仙女星系为中心、包括M32、NGC205、NGC147、NGC185、仙女矮星系和三角星系(M33)在内的仙女星系次群。本星系群是本超星系团的一个成员。
所谓本星系群指的即是包括地球所处之银河系为中心,半径约为百万秒差距(300多万光年)的空间内的星系之总称,也有人把本星系群的中心定义为银河系和仙女星系(M31)的公共重心。目前已知本星系群的成员星系和可能的成员星系有40个左右。本星系群中的全部星系覆盖一块直径大约1000万光年的区域(希望对这个距离有个详细概念请参见1E23米)。本星系群又属于范围更大的室女座超星系团。
本星系群中两个质量最大的成员是银河系与仙女座星系。这两个旋涡星系又都各自拥有一个自己的卫星星系系统.银河系的卫星星系系统包括SagDEG(人马座),大麦哲伦星云,小麦哲伦星云,大犬座矮星系,小熊座矮星系,天龙座矮星系,船底座矮星系,六分仪座矮星系,玉夫座矮星系,天炉座矮星系,狮子座I,狮子座II以及杜鹃座矮星系。仙女座星系的卫星星系系统包括M32,M110,NGC147,NGC185,AndI(仙女座),AndII(仙女座),AndIII(仙女座)以及AndIV(仙女座)。M33是本星系群中第三大的星系。它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仙女座星系的伴星系,但LGS3可能是它的卫星星系。本星系群的其他成员的质量都远远小于这几个大的子群。
本星系群是一个典型的疏散群,没有向中心集聚的趋势。但其中的成员三、五聚合为次群,至少有以银河系和仙女星系为中心的两个次群。本星系群的总质量为六千五百亿倍,银河系和仙女星系二者质量之和占了绝大部分。
近距离星系团的空间分布表明,有一个以室女星系团为中心的更高一级的星系成团现象,长径约为30~75百万秒差距,包括50个左右星系团和星系群,称为本超星系团,本星系群是它的一个成员。
据推测,本星系群的主要成员仙女座星系与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不久后也会落入合为一体的命运。不过,由于这两个星系的距离有230万光年远,因此两个星系要合为一体恐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在几千亿年后的遥远未来,两个巨大的星系将会合为一体并长成更为巨大的星系。与仙女座星系和我们的银河系合并一样,其他的星系或许也会相互接近并合为一体。随着数千亿年的时光流逝,本星系群的所有星系会互相合并,最终形成一个巨大的星系。星系的旋转运动会随着合并的发生慢慢消失,最终会出现一个巨大的椭圆星系。
旋涡星系
银河-SBbc类型星系
仙女座星系(M31,NGC224)-仙女座Sb类型星系
三角座星系(M33,NGC598)-三角座Sc类型星系
椭圆星系
M110(NGC205)-仙女座E6p类型星系
M32(NGC221)-仙女座E2类型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