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唧泥

2022-07-11 13:30:01 百科资料

唧泥(jī ní)是指车辆通过时基层细料和水一起从板接缝处挤出,由缝中喷溅出稀泥浆的现象。逐渐使基础失去支撑能力,在荷载的重复作用下,最终将产生板断裂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填缝料损坏,雨水下渗和路面排水不良等。

  • 中文名称 唧泥
  • 产生原因 填缝料损坏,雨水下渗等
  • 发生后果 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
  • 类似概念 错台

简介

  接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薄弱环节,路面的损坏一般是由接缝的损坏开始的。唧泥和错台是接缝损坏中最常见的两种类型,其严重影响了道面的平整度和行车舒适性。唧泥和错台是由于基层被水掏空和板边缘弯沉过大而造成的,因此,接缝必须具备良好的传荷能力,把行车荷载传递到相邻的板,以减少受荷板的应力和弯沉,从而起到防止或减轻唧泥和错台现象的作用。

危害

  泥灰结碎石的耐冲刷能力远远低于二灰结石等半刚性基层。当泥灰结碎石顶面滞留从水泥板渗下来的水时,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滞留水形成有压水在水泥板底和接缝处高速流动,对基层顶面反复冲刷,基层材料中的细颗粒被拖曳离开结构体,并从水泥板接缝处带出,形成唧泥现象,随着细颗粒不断带出,板底形成脱空,接缝两侧产生错台。当水泥混凝土路面与基层之间脱空量及范围较大时,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犹如悬臂板,荷载应力大幅度增加,水泥板极易发生断裂。

  交通繁重程度是影响基层受冲刷的程度以及唧泥、错台出现的可能性和程度的主要因素。因此,水泥混凝土设计规范要求必须根据交通等级来选用合适的基层。农村四级路绝大多数为中等或轻交通,应选用水泥稳定粒料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作为基层。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