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华
常熟市碧溪新区溪东村12组年近七旬的唐金华和妻子陈莲宝50年如一日的照顾脑瘫姑姑唐彩妹,用朴实无华的行动诠释了平凡而伟大的亲情,在当地传为佳话,也深深打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 中文名称 唐金华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性别 男
简介
世上最温暖的感情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常熟市碧溪新区溪东村12组年近七旬的唐金华和妻子陈莲宝50年如一日的照顾脑瘫姑姑唐彩妹,用朴实无华的行动诠释了平凡而伟大的亲情,在当地传为佳话,也深深打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人物生平
17岁的他誓言养好姑姑
唐金华8岁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人世,母亲改嫁,自那起,他就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还有一个脑瘫的姑姑。当时家里很穷,一家住的是三间茅草屋,每逢下雨的时候,屋里要用10多个泥罐子盛接雨水,就像个水帘洞。一家四口全靠爷爷帮人家烧水、挑柴做帮工每天赚取5毛钱来养活。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3岁的时候,唐金华就去生产队帮忙干活了,劳动一天也就赚3毛钱。

唐金华还边读书边去做蔑匠,在舅舅家帮忙做竹席。人家照顾他,给他每天5毛钱。唐金华就用这些钱给奶奶补贴家用,偶尔,用赚取的工钱给姑姑买馒头吃。1959年,唐金华的奶奶生病去世,临终前,奶奶放心不下残疾的小女儿,对唐金华说:"小华,我去了,小彩妹怎么办?"那时才17岁的唐金华就向奶奶承诺:"你放心,我保证养好她,不管多困难"。就在奶奶去世的第二年,爷爷因为奶奶的离去也抑郁而终,离开了唐金华。那个时候,唐金华只感觉像是天塌了一样。但是,为了奶奶的临终嘱托,唐金华暗暗发誓,一定要照顾好姑姑。
为了这一个承诺,唐金华照顾脑瘫姑姑一坚持就是50个年头。
妻子也一起帮忙照顾
为了照顾姑姑,唐金华去生产队劳动、去挖蒲公英卖钱。麦糠吃不饱,他就去挖野菜吃。生产队收工、下雨的时候,他就去捡羊粪、狗粪卖钱。
他吃过树皮、吃过草根。"那时苦得不得了",谈起这些,唐金华眼里噙满了泪水。但是,为了奶奶的临终嘱托,唐金华咬咬牙坚持了下来。
唐金华每天早上5点起床,洗红薯、刮南瓜,烧好以后,喂给姑姑吃,等姑姑吃完他就赶去生产队。趁着休息时间,他又匆匆赶回来照看姑姑。为了照顾姑姑,他想尽了一切办法。1963年,唐金华的妻子陈莲宝进了唐家,和唐金华一起心甘情愿照顾姑姑的日常起居。每天,陈莲宝都要给姑姑洗脸喂饭,帮她收拾房间、打扫卫生。陈莲宝说,当初看中的就是唐金华的心地善良,能吃苦,于是就一口答应嫁给他。1967年,唐金华的大女儿降临到这个小家庭。由于要照顾姑姑,又要照顾女儿,陈宝莲告诉记者,每当人家洗澡的时候她才刚刚吃到晚饭,人家睡觉的时候她才洗澡。
为了姑姑全家总动员
12月1日上午,当记者来到唐金华家时,唐彩妹正坐在墙角晒太阳,周围不少邻居都来看望她。看到很多人关心她,唐彩妹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唐金华说,看到姑姑开心的笑是他最感欣慰的。
他坦言,是"好乡邻"的热心帮助,才让他这么多年一直坚持下来,对姑姑不离不弃。唐金华说,孩子们都成家了,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他会一直照顾好姑姑,照顾她到老。是啊,他始终不忘奶奶的临终嘱托,为了一个承诺,他坚守了50年。
唐金华夫妇无声的行动对他们的两个孩子无疑也是最好的教育,两个孩子从小懂得关心他人。他们成家立业后,唐金华的大女儿总是一有时间就会携家带口回来看望"老婆婆",儿子也是帮着爸爸妈妈一起照顾唐彩妹,还常给她买好吃的。原村妇女主任、现年88岁的唐增莲说:"即便是自己的至亲,很多人都不一定能做到,他是我们碧溪人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