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咏水仙

2022-06-29 06:02:54 百科资料

《咏水仙》中国诗歌。水仙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雅称"凌波仙子",这雅号源于曹植《洛神赋》中有关洛水女神的传说。在群芳谱中,水仙花是最为诗人钟爱的名花之一。

  • 作品名称 咏水仙
  • 文学体裁 中国诗歌

《咏水仙》

  李东阳

  澹墨轻和玉露香,水中仙子素衣裳;

  风鬟雾鬓无缠束,不是人间富贵妆。

宋·黄庭坚咏水仙诗

  黄庭坚写过不少.最有名的是《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

  :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今译] 静坐在水仙花前,我的心呵,真个被它撩乱。起身走出门外,不觉一笑粲然。浩瀚横流的大江映入了我的眼帘。

  [赏析] 黄庭坚在建中靖国元年(1101)五十一岁时一连写了四题八首咏水仙花的诗,以这首最著名。开头几句把水仙花拟为凌波仙子,最后紧接着就是这著名的"坐对"、"出门"两句。"被花恼",客观上是因为鲜花太动人了,主观上来说诗人太动情了。出人意料的是,诗人忽然走出门来,不禁粲然一笑,原来,视野里出现了一个壮阔的境界:浩荡的大江就"横"在眼前。看是黄庭坚诗常见的特色。陈长方《步里客谈》说:"古人作诗断句,辄旁入他意,最为警策,如老杜云:'鸡虫得失了无时,注目寒江倚山阁'是也,黄鲁直作水仙花诗,亦用此体。"这后一句,即"旁入他意"。用今天的电影术语来说,这是诗歌形象的"蒙太奇"。一个幽怨纤巧的特写,和一个明朗壮阔的全景剪接在一起,形成了全新的更为深远的意境。

其他作品

  水仙有单瓣与复瓣两大品系,朱熹的"翠袖黄冠白玉英"诗句,写的是单瓣花:它的花朵白色,中央花芯黄艳,形似六棱白玉盘托起一盏金黄酒杯,故别名"金盏银台"。复瓣不生副冠,通体洁白如玉,故别名"玉玲珑"。明代诗人陈淳对它很赞赏,写道:

  "玉面婵娟小,檀心馥郁多。盈盈仙骨在,端欲去凌波。"水仙花具有朴素高洁的品格,赢得无数名人的赞美。

  宋代姜特立诗云:"清香自信高群品,故与江梅相并时。"是赞美水仙高出群品的清香。

  宋代陈与义以"仙人缃色裘,缟衣以裼之。青帨纷委地,独立东风时。"描写水仙花的高洁。

  宋代杨万里诗云:"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赞美水仙的清丽高洁。

  明代李东阳诗云:"澹墨轻和玉露香,水中仙子素衣裳。风鬟雾鬓无缠束,不是人间富贵妆。"这是赞水仙朴素无华的品行。

  近代女革命家秋瑾赋诗咏道:"瓣疑是玉盏,根是谪瑶台;嫩白应欺雪,清香不让梅。"赞颂水仙高洁的气质,不由得使人如见其美,如闻其香,耐人寻味。

  现代诗人郭沫若吟咏中国水仙品性在于"只凭一勺水,几柱石子过活";

  当代诗人艾青对水仙深情咏道:"不与百花争艳,独领淡泊幽香"。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