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吏道

2022-07-08 03:15:02 百科资料

吏道 ,汉语词汇,拼音lì dào意思是作官的道路、为政之道。

  • 中文名称 吏道
  • 拼音 lì dào
  • 选自 《伯牙琴》
  • 作者 邓牧

解释

  1、作官的道路。2、为政之道。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除狭》:"今吏道壅而不选,富者以财贾官,勇者以死射功。"

  《汉书·食货志下》:"有司请令民得买爵及赎禁锢免减罪……吏道杂而多端,则官职秏废。"

  唐 高适《奉酬睢阳路太守见赠之作》:风尘吏道迫,行迈旅心悲。拙疾徒为尔,穷愁欲问谁。

  唐 高适《答侯少府》:褐衣不得见,黄绶翻在身。吏道顿羁束,生涯难重陈。

  唐 钱起《送严维尉河南》:蕙叶青青花乱开,少年趋府下蓬莱。甘泉未献扬雄赋,吏道何劳贾谊才。

  《旧唐书·姚崇传》:" 崇独当重任,明於吏道,断割不滞。"

  宋·陆游《曾文清公墓志铭》:"公尝决疑狱,徐公谢曰:'始徒谓君儒者,乃精吏道如是邪!'"

  《水浒传》第十八回:"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

  选自《伯牙琴》

  邓牧(元)

  与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内九卿、百执事,外刺史、县令,其次为佐,为史,为胥徒。若是者,贵贱不同,均吏也。

  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唐、虞建官,厥可稽已,其去民近故也。择才且贤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是以上世之士高隐大山深谷,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故为吏者常出不得已,而天下阴受其赐。

  后世以所以害民者民,而惧其乱,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然后大小之吏布于天下。取民愈广,害民愈深,才且贤者愈不肯至,天下愈不可为矣。今一吏,大者至食邑数万,小者虽为禄养,则亦并缘为食以代其耕,数十农夫力有不能奉者,使不肖游手往往入于其间。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岂可得也?天下非甚愚,岂有厌治思乱,忧安乐危者哉?宜若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乱与危,何也?夫夺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而号为理民者,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二帝三王平天下之道,若是然乎?天之生斯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今之为民不能自食,以日夜窃人货殖,搂而取之,不亦盗贼之心乎?盗贼害民,随起随仆,不至甚焉者,有避忌故也。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岂上天不仁,崇淫长奸,使与虎狼蛇虺均为民害邪!

  然则如之何?曰:得才且贤者用之;若犹未也,废有司,去县令,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不犹愈乎?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