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协力

同心协力,汉语成语,拼音是tóng xīn xié lì,意思是为了共同的目的或为取得一致的效果而统一思想、共同努力。出自《过秦论》。
- 中文名称 同心协力
- 拼音 tóng xīn xié lì
- 出处 《过秦论》
- 注音 ㄊㄨㄙˊ ㄒㄧㄣ ㄒㄧㄝ ˊ ㄌㄧˋ
成语辨析
【解释】心:思想,目标;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近义词】同心同德、同心叶力、同甘共苦、披肝沥胆、同心戮力、风雨同舟、齐心协力、分甘共苦、同舟共济、啐啄同机、同德一心、群策群力、同心合力、戮力同心、和衷共济、守望相助、通力合作、一心一力、上下一心、团结一心、共同努力
【反义词】同室操戈、明争暗斗、分崩离析、狼狈为奸、各行其是、尔虞我诈、各自为政、朋比为奸、离心离德、分庭抗礼、同床异梦、离心离德、钩心斗角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出处
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
《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梁书·卷四十五·王僧辩传》:"讨逆贼于咸阳,诛叛子于云梦,同心协力,克定邦家。"
成语用法
唐·李翱《与本使李中丞论陆巡官状》。我自愿漆身吞炭,尝胆卧薪,同心协力期雪耻。
宋·费衮 《梁溪漫志·论田横》:"其意谓同心协力,数百人萃于一国,彼岂终帖帖者耶?"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三回:"秦穆公临别,与晋文公相约:'异日若有军旅之事,秦兵出,晋必助之;晋兵出,秦亦助之。彼此同心协力,不得坐视。'"
明·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今汝二人亦是昆仲之分,正当同心协力,共报父雠;奈何自相争竞,失其大义。"
只要我们大家同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