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竹梅属

吊竹梅属(Zebrina Schnizl.)是被子植物门鸭跖草科下的一个属,该属均常绿宿根草本。该属仅有一种。原产墨西哥和危地马拉。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忌强光,不耐寒。要求肥沃而疏松的土壤。
- 中文学名 吊竹梅属(Zebrina Schnizl.
- 拉丁学名 Zebrina Schnizl.
- 二名法 Zebrina Schnizl.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品种简介

【生物学特征】 鸭趾草科常绿宿根草本,茎斜细而软,初期斜向上生长,后阶状倒地,呈匍匐状,接触栽培基质的匍匐茎节可以生。叶狭卵圆形,长7厘米,宽4厘米,锐尖或渐尖,有短柄。叶面银白色。
【习性】 原产墨西哥和危地马拉。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忌强光,不耐寒。要求肥沃而疏松的土壤。
种类
吊竹梅(Z.pendula):又名斑叶鸭趾草、水竹草。茎多分枝,匍匐性,节处生根。茎上有粗毛,茎叶略肉质。叶互生,基部鞘状,端尖,全缘,叶面银白色,中部及边缘为紫色,叶背紫色。花小,紫红色,苞片叶状,紫红色,小花数朵聚生在苞片内。四色吊竹梅(var.quadricolor):叶表暗绿色,具红色、粉红色及白色的条纹,叶背紫色。异色吊竹梅(var.discolor):叶面绿色,有两条明显的银白色条纹。小吊竹梅(var.minima):叶细小,植株比原种矮小。紫吊竹梅(Z.purpusii):叶形及花同吊竹梅基本相同。紫吊竹梅的株形比四色吊竹梅的略大,叶子基部多毛。叶面为深绿色和红葡萄酒色,没有白色条纹。
本属特征
常绿宿根草本,茎斜细而软,初期斜向上生长,后阶状倒地,呈匍匐状,接触栽培基质的匍匐茎节可以生。叶狭卵圆形,长7厘米,宽4厘米,锐尖或渐尖,有短柄。叶面银白色。
3-4种,原产墨西哥和危地马拉。我国有引种栽培。
装饰应用
小型盆栽。生长迅速,1年可覆盖满盆,枝叶匍匐悬垂,叶色紫、绿、银色相间,光彩夺目。置于高几架、柜顶端任其自然下垂,也可吊盆欣赏。或布置于窗台上方,使其下垂,形成绿帘。庭院栽培常用来作整体布置。植株花叶有时可变成绿色叶,此时,应及时摘除,以免整株植物叶片全部变绿。
水:喜水湿,生长期每天浇水1次,保持土壤湿润,并给叶面喷水。冬季减少水量。
肥:生长期每月施液肥1次即可。
土:不择土壤。
温:生长适温10-25℃,越冬温度5℃左右。
光:喜半阴,避开烈日照射。
繁殖:扦插繁殖。摘取壮茎数节插于湿沙中,成活容易。每年宜进行1次适当修剪,以保持优美的植株外形。
园林用途
吊竹梅株形丰满,匍匐下垂,常用作室内垂吊装饰。
繁殖培育
扦插或分株法繁殖,全年均可进行。生长期间需充分灌水。在阳光较充足处叶色条纹鲜明。忌曝晒,夏季需适度遮荫,要在10℃以上的环境中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