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合柱金莲木

2022-07-08 14:12:42 百科资料

合柱金莲木(学名:Sauvagesia rhodoleuca (Diels) M. C. E. Amaral)是金莲木科,合柱金莲木属直立小灌木,高约1米;茎常暗紫色,光滑。叶片薄纸质,狭披针形或狭椭圆形,两端渐尖,边缘有密而不相等的腺状锯齿,两面光亮,小脉明显;叶柄腹面有槽。圆锥花序较狭,花少数,具细长柄;萼片卵形或披针形,浅绿色;花瓣椭圆形,白色,微内拱;花丝短,花药箭头形,子房卵形,花柱圆柱形,蒴果卵球形,种子椭圆形,种皮暗红色,4-5月开花,6-7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广西北部和广东西北部。生长在海拔1000米的山谷水旁密林中。

合柱金莲木根茎可入药。该种对于进一步研究金莲木科植物的区系、地理分布及其发生与发展等具有科学意义。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 中文名称 合柱金莲木
  • 拉丁学名 Sauvagesia rhodoleuca (Diels) M. C. E. Amaral
  • 别名 辛木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整体

  直立小灌木,高约1米;茎常单生或近顶部分叉,暗紫色,光滑。

  叶薄纸质,狭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7-15厘米,宽1.5-3厘米,两端渐尖,边缘有密而不相等的腺状锯齿,两面光亮无毛,中脉两面隆起,侧脉多数,近平行,小脉明显;叶柄长3-5毫米,腹面有槽。

合柱金莲木

  圆锥花序较狭,长6-10厘米,花少数,具细长柄;萼片卵形或披针形,长3-4毫米,浅绿色;花瓣椭圆形,长4.5-6.5毫米,白色,微内拱;退化雄蕊宿存,白色,外轮的腺体状,基部连合成短管,中轮和内轮的长圆形,中轮的较大,顶端截平而有数小齿,内轮的略小,顶端微尖而具3齿裂;雄蕊长2.5-3.5毫米,花丝短,花药箭头形,2室;子房卵形,长约2毫米,花柱圆柱形,柱头小,不明显。

合柱金莲木

  蒴果卵球形,长和宽约5毫米,熟时3瓣裂;种子椭圆形,长约1.7毫米,种皮暗红色,有多数小圆凹点。

花果期

  花期4-5月,果期6-7月。

分布范围

  产广西北部(大苗山)、中部(大瑶山、象州)和广东西北一部(怀集、封开、连山)。

生物特性

  生于山谷水旁密林中,海拔1000米。模式标本采自广西瑶山。

地理位置

  本种为林下阴生植物,不耐强光和干旱,生于土壤湿润,郁闭良好的常绿阔叶林中,尤以山谷涧边水分经常充足的沙土最为适宜。分布区气候年均温18.8-22.0℃,一月均温8.9-14.0℃,七月均温27.0-28.9℃,年均降水量1559.1-1825.9毫米,年日照时数1448.5-1833.0小时,日照百分率33-42%,相对湿度79-82%。

  分布区位于南亚热带北缘及中亚热带南缘。气候特点是夏热冬暖,雨量多、湿度大,年平均温18-20℃以上,最冷月平均温9-11℃左右,最热月平均温约28℃,全年无霜期250-310天,年降水量1400-1600毫米,相对湿度为75-85%。土壤为山地红壤和谷底冲积土,成土母岩以花岗岩、页岩、砂岩为主,土层厚度0.6-1.2米,腐殖质层厚5-30厘米。合柱金莲木为林下阴生植物,叶片质薄,不耐强光和干旱。生于土壤湿润,郁闭良好的常绿阔叶林中,尤以山谷涧边水分经常充足的沙土最为适宜。植株虽然矮小,但根茎则很发达、呈匍匐横走状,纵横交错,根茎能不断长出新的植株,故通常呈小片分散状分布。4月底至6月上旬开花,9至10月果成熟。

主要价值

  根茎可入药。其形态特征与南美洲产的Wallacea属植物很接近,因此,它的存在对于进一步研究本科植物的区系、地理分布及其发生与发展等具有科学意义。生长在以栲属植物(Castanopsisspp.)、木荷(Schimasuperba)为主的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下,长势良好。有效群落面积1hm2,面积虽不大,但植株密度较高。

保护状况

保护措施

  广东封开县黑石顶已建立自然保护区,应列为保护对象。其余5个分布点也应加强保护,严禁采伐和挖取根茎,促进天然更新,并积极开展繁殖引种试验,扩大种植,永续利用。

保护建议

  加快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小区的建设,强化就地保护。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好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对国家1级重点保护植物所在地尽可能划建自然保护区,对零星分布于"四旁"的风水林和水源林,因面积太小不适合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小区。乳源县已在南方红豆杉分布较集中的红云镇建立了红豆杉县级自然保护区,专门安排了护林员进行管理。

栽培技术

  可用种子繁殖或无性繁殖。但种子微小,且果实成熟后即开裂散落,不易大量收集,按细小种子播种法注意土壤消毒及苗期管理。亦可采用扦插或根茎繁殖法。

选种

  播种前首先要对种子进行挑选,种子选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播种能否成功。

  1、最好是选用当年采收的种子。种子保存的时间越长,其发芽率越低。

  2、选用籽粒饱满、没有残缺或畸形的种子。

  3、选用没有病虫害的种子。

消毒

  消毒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指对种子进行消毒,另一个是指对播种用基质进行消毒。家庭对种子消毒常用60℃左右的热水浸种一刻钟。对播种用的基质进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锅里炒热,什么病虫都能烫死。催芽

  用温热水(温度和洗脸水差不多)把种子浸泡12-24个小时,直到种子吸水并膨胀起来。对于很常见的容易发芽的种子,这项工作可以不做。

播种

  把种子放到基质中进行点播。播后覆盖基质,覆盖厚度为种粒的2-3倍。播后可用喷雾器、细孔花洒把播种基质质淋湿,以后当盆土略干时再淋水,仍要注意浇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种子冲起来;

播种后的管理

  在春季或冬季播种后,遇到寒潮低温时,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来,以利保温保湿;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把薄膜揭开,并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让幼苗接受太阳的光照,否则幼苗会生长得非常柔弱;大多数的种子出齐后,需要适当地间苗:把有病的、生长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当大部分的幼苗长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叶子后就可以移栽。

  上盆或移栽

  小苗装盆时,先在盆底放入2-3公分厚的粗粒基质作为滤水层,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厚度约为1-2公分,再盖上一薄层基质,厚约1-2公分,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

  上盆用的基质

  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上完盆后浇一次透水,并放在遮荫环境养护一周。小苗移栽时,先挖好种植穴,在种植穴底部撒上一层有机肥料作为底肥(基肥),厚度约为4-6公分,再覆上一层土并放入苗木,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放入苗木后,回填土壤,把根系覆盖住,并用脚把土壤踩实,浇一次透水。

  湿度管理

  喜欢湿润的气候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70-80%,空气相对湿度过低,会使叶尖干枯。

  温度管理

  由于它原产于热带地区,喜欢高温环境,对冬季的温度的要求很严,当低于10℃时生长缓慢,开始进入半休眠或休眠状态;当低于5℃时就不能安全越冬;在夏季,当温度高达35℃以上时也能忍受,但生长会暂时受到阻碍。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30℃。

  光照管理

  对光线要求不严,喜欢阳光充足,也耐半荫,但光照充足时生长得更好。

  肥水管理

  对于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时添加有机肥料外,在平时的养护过程中,还要进行适当地肥水管理。

  冬季

  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水-水-花宝"-水-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3-7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

  对于地栽的植株,春夏两季根据干旱情况,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颈部以外30-100公分开一圈小沟(植株越大,则离根颈部越远),沟宽、深都为20公分。沟内撒进25-50斤有机肥,或者1-5两颗粒复合肥(化肥),然后浇上透水。入冬以后开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浇水。

  修剪

  冬季修剪 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

  转盆

  只要养护得法,它就会生长很快,当生长到一定的大小时,就要考虑给它换个大一点的盆,以让它继续旺盛生长。脱盆

  把要换盆的花放在地上,先用巴掌轻拍盆的四周,使根系受到震动而与盆壁分离,把花盆倒过来放在左手上,左手的食指与中指轻轻夹住植株,手腕与指尖顶住盆沿,右手拍打盆底,再用母指从底孔把根土向下顶,让植物脱出来。脱出来后,用双掌轻轻拍打盆土,让多余的土壤脱落。

  花盆准备

  选一适当大小的花盆,盆的底孔用两片瓦片或薄薄的泡沫片盖住,既要保证盆土不被水冲出去,又要能让多余的水能及时流出。瓦片或泡沫上再放上一层陶粒或是打碎的红砖头,作为滤水层,厚约2-3公分。排水层上再放有肥机肥,厚约1-3公分,肥料上再一薄层基质,厚约2公分,以把根系与肥料隔开,最后把植物放进去,填充营养土,离盆口约剩2-3公分即可。

濒危等级

  稀有种。合柱金莲木又名辛木,是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残存于广东、广西局部山区,呈片状生于密林或疏林下。由于森林砍伐,生境破坏和挖取根茎入药,致使植株日趋减少,有面临绝灭的危险。

合柱金莲木

  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濒危原因

  合柱金莲木又名辛木,属金莲木科,是中国特有的单种属和稀有植物。人们对大自然的无限索取,大量征占用林地及无休止开垦,对植被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原生植物现存已不多,次生植物又多为残次灌丛,象合柱金莲木这样的珍稀、名贵、濒危植物越来越少,面临绝灭。

植物价值

科研价值

  对研究本科植物的区系,地理分布及其发生与发展等具有科学意义。合柱金莲木(SiniarhodoleucaDiels),见于连山、封开、广宁、怀集、海陵岛等地海拔400-600m的山地林下或林缘。本种是中国特有的单属种稀有物种。形态特征与南美产的Wallacea属植物很接近。因此,本种对于研究金莲木科植物区系、地理分布及其发生、发展具有科学意义。

合柱金莲木

经济价值

  根茎可入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