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司马光救友

2022-07-08 13:19:14 百科资料

司 马光少时与朋友嬉戏,一伙伴不慎跌入缸中,司马光用石头砸开水缸救出了朋友。

  • 中文名 司马光
  • 年代 北宋
  • 民族 汉族
  • 字、号 字君实,号迂叟
  • 祖籍 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原文1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一枝。

原文2

  一日,群儿戏于庭。一儿攀瓮,失足没水中。众皆弃之去。其时光六七岁,遽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失足者得活。人非惟称其智,且具仁爱之心。(据《宋史》改写)

原文3

  司马光 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卷,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译文1

  司马光,字君实,父亲名字叫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宋代官名),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年一样(古代成年指弱冠,并非如今的18岁)。听人讲《左氏春秋》,特别喜欢,了解其大意后回来以后讲给家人听。从那以后,他对于《左氏春秋》喜欢得爱不释手,甚至忘记饥渴和寒暑。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爬上大缸,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开封、洛阳的人将这件事用图画记载下来,广为流传。仁宗宝元初年,中进士甲科。刚满二十岁的司马光,生性不喜欢豪华奢侈,在参加朝廷的赐宴只有他不戴花,同年中进士的人对他说:"(花是)君王赐戴的,不能不戴。"司马光才戴上一枝花。

译文2

  一天,一群小孩在庭院里嬉戏。一个小孩爬到瓮缸上,失足掉到水里。大家都抛弃他(失足者)离开了。司马光当时只有六七岁,立刻拿起石块击打瓮缸,瓮缸破了,水流了出来,失足(掉入水里)的人(才)能够活下来。人们不止(不仅)称赞司马光的智慧,还(称赞他)具有爱心。

注释

  1.凛然:稳重的样子。

  2.指:同"旨",主要意思。

  3.京、洛:指北宋时的开封和洛阳。

  4.甫冠:指刚满二十岁。

  5.华靡:奢华。

  6.闻喜宴:朝廷赐宴新科进士及诸科及第的人。

  7.同列:这里指同年考中进士的人。

  8.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撰。

  9.爱之:指代《左氏春秋》。

  10.退:回去。即了:懂得。

  11.指:同"旨",主要意思。

  12.自是:从此。

  13释:放下。

  14.至:甚至。

  15.于:在。庭:院子。

  16.足:指失足。

  17.没:沉没。

  18.弃去:抛下那小孩逃去了。

  19.持:拿。

  20.破之:指代瓮。水迸:涌出。

  21.语:说。

启示:

  要像文中的司马光一样善良,热心助人。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