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台风浣熊

2022-06-25 16:15:55 百科资料

台风浣熊(英语:Typhoon Neoguri,国际编号:1408,联合台风警报中心:08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Florita)为2014年太平洋台风季第八个被命名的风暴。"浣熊"(Neoguri)之名是由韩国所提供,来自狗浣熊(너구리)的韩语发音。

该台风源自于楚克附近的一个低压槽,在其沿着副热带高压脊边缘行进时不断增强,并在琉球诸岛附近达到巅峰,之后逐渐减弱并严重影响了琉球地区。浣熊在其生命史上严重影响日本和其他国家,其中日本尤为严重,受台风和梅雨锋配合产生的暴雨影响,日本全国有5人死亡、67人受伤。浣熊总计在日本和韩国造成至少5226万美元的经济损失。浣熊亦是该年度首个在日本造成人员伤亡的热带气旋。

  • 中文名称 浣熊
  • 外文名称 Typhoon Neoguri
  • 形成时间 2014-07-03
  • 消散时间 2014-07-11
  • 最低气压 930hPa

名称由来

  ​“浣熊”是由韩国提供的名字,指的是“浣熊”这种动物,其生性灵巧,身体细小,呈灰啡色,面上有黑色斑纹,有粗的毛尾。香港学者姚德怀指将"Neoguri"翻译成“浣熊”是错误,正确应是“貉”。

发展及路径

  浣熊于4月13日于菲律宾杜马格特之东形成,初时向西北偏西移动,穿越菲律宾,并于翌日增强为热带风暴。其后于4月16日上午增强为强烈热带风暴,转向西北偏北移动,并于下午增强为台风。

台风路径图

  浣熊于4月18日穿越海南岛以东海域,转向北移动,强度稍为下降。当晚浣熊掠过海南岛以东海域(中国中央气象台认为浣熊在海南省文昌市的龙楼镇登陆),并减弱为强烈热带风暴。

  浣熊于4月19日下午在阳江附近登陆并减弱为一个热带风暴,转向东北偏北移动。当晚浣熊转向东北移动,移入广东内陆,并继续减弱,与浣熊相关的雨带为华南地区带来狂风大雨。翌日凌晨浣熊减弱为一个热带低气压,并于早上减弱为低压区,由于浣熊在登陆减弱后,广东省大部份大部份地区气温升了摄氏5度以上,所以有气象局指浣熊其后在广东内陆转化为温带气旋,而有关的暖锋也穿越珠江三角洲,是历史上少有的热带气旋会在纬度不足30度的热带区域能转化为温带气旋。(香港天文台则指浣熊在广东内陆消散。)

特点

登陆早

  2008年第一号台风“浣熊”将于4月18日-19日在海南三亚-文昌一带沿海地区登陆,给海南和广东东、西部造成严重影响,从历史数据分析,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早在海南登陆的台风是1991年年4月28日登陆在海南陵水的强热带风暴,此次台风登陆,将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华南地区最早登陆的一个台风。

台风浣熊卫星云图 4月18日下午6时

发展迅速、移动快

  台风自15日在南海南部形成热带低压以后,快速于15日下午转为热带风暴,16日上午加强为强热带风暴,16日下午就加强为台风,台风在海南形成和停留时间只有3天时间,并且持续以15公里的时速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

强度大

  1991年和1999年登陆的热带气旋强度都小于这一次。而这次“浣熊”将给海南、广东部分地区带来大风大雨,局部海域阵风达到13级以上,南海大部分海域阵风达到7-9级,琼州海峡、北部湾海域阵风6-8级。

台风浣熊卫星云图 4月18日下午6时

雨量大

  “浣熊”将给广东东部、西部和海南全境带来40-90毫米的降雨,海南南部地区100-150毫米,局部地区达到180毫米。

  从这四个方面来看,台风“浣熊”的突然袭击是前所未有的。

影响地区

海南

  台风浣熊于4月18日当地时间晚上10时半,在海南省文昌市的龙楼镇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1级(但当时只有中国气象局把浣熊降格为强烈热带风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历年登陆华南地区最早的台风。海南省采取防风措施,紧急转移12万人,有近22000艘船回港避风;琼州海峡停航,海口美兰国际机场9时半前停止飞机升降,有76班机受影响停飞,近3000人滞留。另外,3艘渔船在西沙北礁避风时失踪,船上有56名渔民,南海救援中心派船前往搜救。

台风浣熊卫星云图 4月18日下午8时

  台风浣熊自1949年最早登陆中国的台风,打破1971年5月3日最早登陆中国的热带风暴。

香港

  当地悬挂最高风球信号: 三号强风信号

  香港天文台于4月17日下午4时15分发出一号戒备信号,是香港2008年首个热带气旋警告,亦是自1999年以来,首次于4月发出一号戒备信号。浣熊当时集结于香港西南偏南约730公里,在东北季风及浣熊的共同影响下,当日入夜后风势逐渐增强,翌日离岸及高地吹强风,气温亦下降。随着台风浣熊逼近,香港天文台当晚8时40分改发自二战以来最早的三号强风信号,浣熊当时集结于香港西南约450公里,其后浣熊继续逼近香港。

台风浣熊卫星云图 4月19日下午8时

  在浣熊相关雨带影响下,天文台于4月19日下午1时30分发出雷暴警告,亦于下午4时40分发出黄色暴雨警告信号。由于雨势迅速增强,于下午5时10分改发红色暴雨警告信号,并于下午7时15分改发黑色暴雨警告信号。与浣熊相关的雨带为华南地区带来狂风大雨,为香港大部分地区带来超过70毫米雨量。在大雨影响下,天文台分别于下午6时54分及下午7时10分发出新界北部水浸特别报告及山泥倾泻警告。在三号强风信号下,西区摩星岭道50号对开有大树倒塌,无人受伤。

  由于天气恶劣关系,多个货柜码头陆续暂停吉柜交收服务。另外,两班分别由台湾及上海前往澳门的客机及货机,要转飞往香港,原定在中午由上海浦东来港的中国东方航空公司MU505班机要转飞厦门。机管局表示,至4月19日下午5时,约9班航机取消,另有102班航机受到延误。浣熊于4月19日下午6时与7时之间最接近香港,当时浣熊在香港以西150公里左右,同时,香港天文台录得的最低气压为1003.9百帕斯卡。随着风势减弱,天文台于4月20日凌晨1时30分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随着浣熊转转化为温带气旋,本港气温由21度急升至25度,带暖性的锋面曾一度令香港带来强劲的偏南气流和较温暖空气。

今年第一号台风“浣熊”登陆海南,巨浪汹涌达十多米高

  浣熊影响香港期间,香港有157宗水浸、13宗山泥倾泻及70宗塌树报告。红磡有天台屋锌铁屋顶被吹起,而土瓜湾亦有外墙石屎檐蓬堕下,事件中无人受伤。香港国际机场有超过200航班延误,约30航班取消及66航班转飞其它机场

  创下纪录

  台风浣熊袭港,创下多个纪录,包括:

  41年来第二早发出(悬挂)一号戒备信号。

今年第一号台风“浣熊”登陆海南

  历来最早发出(悬挂)三号强风信号,打破台风利奥 (T. Leo) 的纪录。

  2008年首个一号戒备信号及三号强风信号。

  2008年首个黄色、红色及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历来最早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打破4月单日雨量纪录,比旧纪录(1966年4月4日,190.2毫米)多出47.2毫米。

澳门

  当地悬挂最高风球信号: 八号东南风球

  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于4月17日下午4时15分悬挂一号戒备信号,是澳门2008年首个热带气旋警告,也是自1968年设置系统以来最早的一次。浣熊当时集结于澳门西南偏南约700公里。随着台风浣熊逼近,气象局于4月18日晚上8时45分改挂三号强风信号,浣熊当时集结于澳门西南约380公里,其后浣熊继续逼近澳门,气象局于4月19日下午1时30分改挂八号东南烈风信号,是澳门开埠以来最早悬挂的八号风球,当时浣熊集结于澳门西南偏西约200公里。随着浣熊远离及减弱,气象局于当晚7时30分改挂三号强风信号,并于4月20日凌晨4时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

广东

  浣熊于广东省阳江市一带登陆。受到浣熊的影响,至少有三艘渔船在西沙海域附近沉没,40名渔民失踪。广东省受水浸及山泥倾泻影响,有三人死亡。

台风浣熊

  目前暂无关于2014年第8号台风浣熊路径图,据相关预测,8号台风很有可能在本周末生成,届时,天气网将为您全程播报台风浣熊路径图的最新消息。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