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演夫妇度岁事

《口技演夫妇度岁事》是清代徐珂所编写的一本野史,最早出处在《清稗类钞》。
- 作品名称 口技演夫妇度岁事
- 作者 徐珂
- 创作年代 清代
- 作品出处 清稗类钞
- 文学体裁 野史
原文
有习口技者,携一扇一尺,入空屋中。始为夫妇谈度岁事,喃喃细语。继而,夫持钱如市,与店伙论价低昂,较斤两。归而叩门,唤妇烹饪,一一作交代。若洗灶,若汲水,若燃火,若摆桌祭祀。俄而有索债人来。先甘言乞缓期,而索店账者、收会资者、借当物者,或男或女,喧挤一室。初则辩论,渐至口角,终且斗殴,其中有击桌声、犬吠声、小儿啼哭声、邻人劝解、声门外爆竹声,声声各肖,不可端倪。众方倾耳凝听,而抚尺一声,万响俱寂。
(选自《清稗类钞》)
注释
度岁:过年。
持:拿。
昂:高。
若:如何。
甘言:好言好语。
较:计较。
为:是
如:到,前往
乞:乞求
俱:全,都
俄而:一会儿。
肖:像,相似
众:众人。
方:正好;刚刚的意思。
习:熟悉
且:将要
译文
有一个熟悉口技的人,携带着一把扇子一块醒木,到一个无人的屋子中(开始表演口技)。开始是夫妇谈论如何度过下一年的事,小声地说着。不久,就听见丈夫带着钱到集市上去,与店里的伙计谈论价钱高低,计较着货物的斤两。回来敲门,进屋叫妻子做饭。如何洗灶、如何汲水、如何燃火、如何摆桌祭祀一一做着交待。不久又有讨债的人来。丈夫先好言好语请求缓期还钱,而后讨店帐的、收会资的、借东西的,有男有女,都在一个屋子里面喧闹、推挤。开始是在辩论,而后渐渐演变成争吵,最后斗殴起来,其中有击打桌子发出的声音、狗叫的声音、小儿的啼哭声、邻人劝解声、门外的爆竹声,每种声音都十分逼真,不能猜测是如何发出的。所有人正侧耳凝听,然后醒木拍了一下,一下子四周都安静了。
出处介绍
《清稗类钞》是关于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从清人、近人的文集、笔记、札记、报章、说部中,广搜博采,仿清人潘永因《宋稗类钞》体例,编辑而成。记载之事,上起顺治、康熙,下迄光绪、宣统。全书分九十二类,一万三千五百馀条。书中涉及内容极其广泛,举凡军国大事、典章制度、社会经济、学术文化、名臣硕儒、疾病灾害、盗贼流氓、民情风俗、古迹名胜,几乎无所不有。编者态度比较严肃,许多资料可补正史之不足,特别是关于社会经济、下层社会、民情风俗的资料,对于研究清代社会历史,很有参考价值。全书事以类分,类以年次,分类详细,纲目明晰,颇便查阅。文字简约,清畅可读。
《清稗类钞》是清末民初徐珂编撰。汇辑野史和当时新闻报刊中关于有清一代的朝野遗闻、以及社会经济、学术、文化的事迹,时间上至顺治下至宣统,间有上溯天命、天聪、崇德者。本书分门别类,按事情的性质、年代先后,以事类从,共有九十二类一万三千余条,记载较为完备。既有稗于遗闻,也可以资为谈助,对研究清代历史的学者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普通读者而言亦具备相当的阅读价值。
作者简介
徐柯(1869~1928)珂原名昌,字仲可,别署中可、仲玉。浙江杭县(今杭州)人。光绪举人,为《辞源》编辑之一。著述甚多,除《清稗类钞》外,还有《国难稗钞》、《晚清祸乱稗史》、《小自立斋文》、《康居笔记》、《可言》、《岁时景物日咏大全》、《佛说阿弥陀经会要》、《历代白话诗选》、《古今词选集评》、《清词选集评》、《天苏阁丛刊》初集、二集等十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