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大电影

《变形金刚大电影》是由奈尔森·辛执导,彼得·库伦等人参与配音的一部动画片。
影片讲述了热破接过了擎天柱的大旗,成为补天士--汽车人新一代的领袖的故事。
- 中文名 变形金刚大电影
- 外文名 The Transformers: The Movie
- 发行公司 孩之宝
- 制片地区 美国/ 日本
- 导演 奈尔森·辛( Nelson Shin)
剧情简介
2005年,霸天虎占领了塞博特恩, 汽车人在塞博特恩卫星建立秘密基地准备反击。霸天虎突袭地球上的汽车人城,大批汽车人战士阵亡,擎天柱从卫星赶回与威震天决斗,两败俱伤。后擎天柱伤重不治,将充满力量的领导模块传与通天晓,通天晓接任汽车人新领袖。威震天在撤退途中被红蜘蛛遗弃,在宇宙中遭遇宇宙大帝,被改造成为惊破天。惊破天消灭了夺权的红蜘蛛,追击汽车人,并打散了通天晓,夺取了能源宝,以此威慑宇宙大帝臣服。宇宙大帝开始进攻塞伯坦,霸天虎被迫迎战,汽车人团结各方力量,前往塞伯坦参与反击宇宙大帝的战争。汽车人热破与惊破天决斗,夺回能源宝并成功释放了能源宝的力量击败宇宙大帝,自己也成长为补天士,成为汽车人的新领袖。

汽车人城受到了重创,擎天柱前来支援。这一次他要和威震天拼死一搏。遗憾的是擎天柱被威震天算计,两败俱伤。眼看擎天柱就要牺牲,汽车人悲痛万分。擎天柱将领导模块交给通天晓,要他带领汽车人继续战斗。通天晓深知责任重大,他将领导模块隐藏起来,在这寡不敌众的危急时刻,为了保存实力,汽车人不得不放弃地球,乘飞船离开。
威震天因伤势过重和惊天雷、闹翻天等人被霸天虎遗弃,本以为一切都完了,但一个神秘而强大的机器人出现在威震天面前,他就是宇宙大帝。宇宙大帝给予威震天新的力量,并给他改名为惊破天,其他被遗弃的霸天虎也被宇宙大帝给予新的力量,宇宙大帝以其强大的能量控制着惊破天,并要他抢到领导模块,将汽车人赶尽杀绝。与此同时,宇宙大帝吞噬着各个星球以提升自己的能量,包括塞博特恩的两颗卫星也没能幸免于难。来不及撤退的汽车人被吞噬到宇宙大帝的体内,情况十分危急。
从地球汽车人城逃出的热破和通天晓分别驾驶飞船带着部分同伴在宇宙中寻找可以落脚的地方,无奈惊破天一路夹击,两架飞船被迫降落在两颗不同的星球上。然而汽车人不仅仅要面临霸天虎的围追堵截,还有来自这两颗星球上的生物的威胁。就在这生死一线的危急时刻,幸好汽车人中有人通晓宇宙通用语,使得汽车人不仅幸免于难,还和这些星球垃圾星的主人成为了朋友并联手对抗霸天虎的袭击。
惊破天找到通天晓,并抢到了领导模块,他准备用领导模块要胁宇宙大帝。此刻,宇宙大帝正准备吞噬塞博特恩,为了保住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战斗果实,惊破天被迫迎战。汽车人也团结了其他星球的各方力量,前来与宇宙大帝展开殊死搏斗。热破在宇宙大帝的腹中,从惊破天手里抢回了领导模块,并释放出它的能量,同时自己升级成补天士。宇宙大帝不敌领导模块的威力,终于被击败。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配音 |
---|---|
擎天柱 | Peter Cullen |
职员表
导演 | 奈尔森·辛 |
幕后花絮
电影幕后人员中最大牌的当属为宇宙大帝配音的奥逊·威尔斯,此公乃电影界的传奇人物,其编导演的《公民凯恩》是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之作,获得过大量的影史类最佳影片第一名的殊荣。《变形金刚》是奥逊·威尔斯生平参与的倒数第二部电影。
电影里最重要的道具"领导模块"是设计上的难题,迟迟没有定稿,在样片里惊破天脖子上戴的就直接用几根线条来代替。
影片前段情节中,热破袭击汽车人飞船的地方名叫瞭望山,而真实世界中此山位于美国佐治亚州田纳西州等三州的交界处,此外,瞭望山也曾出现在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中。

当年孩之宝的两大拳头产品《变形金刚》《特种部队》同时在制作电影版,两片中的领导人擎天柱和公爵都将在电影中牺牲。《特种部队电影版》本打算先映,但由于《变形金刚电影版》先于《特》制作完成,于是《变》在1986年首先上映了。片中擎天柱之死的情节招到了迷友大量的抗议,制作方为避免此种情况再次发生在《特》身上,于是匆忙将《特》片中公爵的死亡改成昏迷……如果当年是《特》先映的话,不知擎天柱的死亡会不会避免。
《变形金刚电影版》的票房并不理想,约585万美元(可能因为大家接受不了擎天柱、铁皮等人的牺牲),为避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孩之宝公司于是将随后的《特种部队电影版》取消在影院放映,而直接投放于录象带市场。虽然这部《变形金刚大电影》在1986年的票房差强人意,但后来录像带发行的成绩却相当好。
幕后制作
于1986年制作的变形金刚大电影,实际上有两种版本,一种是美国版,还有一种版本,则是在英国和日本等世界各国上映的DVD版本,叫国际版,在2007年CCTV-6国际影视部引进了该片,是于2007年英国方面出版的大电影国际版DVD。国际版的大电影,并不像20周年纪念版一样,没有经过数码修复,因此,其画质、亮度、鲜艳度等方面无法与变形金刚大电影20周年纪念版相比。
这个国际版和美国版的区别主要有四方面:
一、国际版的片头LOGO与美国不一样,为一个男人在敲钟。
二、国际版为了方便美国以外的观众理解剧情,在片子的开头部分,增加了一段类似星球大战一样的开场解说。
三、国际版中将斯派克的那句脏话给去掉了。也就是去掉了一句"SHIT!"
四、国际版的结尾部分同样增加了关于电影之后剧情的介绍,提示擎天柱即将复活。
在70年代初,当时世界上比较红的玩具之一,是孩之宝的G.I.JOE兵人系列,这个G.I.JOE和我们小时候玩的塑料小兵人不一样,这个G.I.JOE是12英寸的穿衣人偶,身上的衣服都是真实材料制作的。在各式各样的军服下面,有一种统一规格的塑料人体,有不少关节,具有一定的可动性,这就是在12英寸人偶领域里被称为素体的东西,G.I.JOE的素体在当时算是一项专利技术。日本Takara认为这个素体在日本也很有市场前景,于是向孩之宝购买了版权。

由于日本是二战战败国,战败后的很长时间里对于战争与士兵都存在一种恐惧与逃避的心理,所以在70年代初的小孩并不太喜欢现实军事题材的玩具,而也是出于同样的心理,对于超现实的科幻的英雄非常偏爱。Takara将购买来的素体做成了带有透明肢体的人,起名为"变身改造人",玩具获得了好评。之后Takara在变身改造人的基础上进行缩小,成为了后来的Microman(微星小超人)系列。
这个系列发展到80年代初时,开始加入了一些可变形的机器人角色,比如变成微型汽车、手枪、Walkman等,这就是微星小超人的分支系列Micro Change。这些人物后来大部分被入选变形金刚系列,比如P-38手枪成为了威震天、甲壳虫汽车变成了大黄蜂、Walkman变成了声波,等等。
自从微星小超人系列中出现了可变形的机器人后,Takara开始打算单独搞一个专门的机器人系列玩具。于是在1982年左右诞生了Diaclone系列。这个系列中的敌方都是些怪里怪气的外星人,而正义一方才是系列的重点,各式各样的或雄伟或帅气的机器人,有此是强调功能复杂的基地堡垒型机器人,有些是强调群组合体的机器人。而在这个系列的后期,更是出现了主题类变形机器人,比如专门变形为汽车的Car Robo、专门变飞机的Jet Robo、专门变恐龙的Dino Robo等等,后来还有三变机器人、昆虫机器人等等,设计也比前期的要更加美观。
Diaclone的成功也引起了西方玩具商的注意,一部分MicroChanges与Diaclone系列的人物被引进了欧美市场,但都只是零散引进,并没有一套完整的商业方案。孩之宝在这个时候抓住了时机,正式与Takara洽谈合作,完全取得了这些人物的版权,并按自己的想法制定了一套方案,诞生了变形金刚系列。

这之后,孩之宝推出了变形金刚的系列动画片,得到了极高的收视率。本片被誉为史上最辉煌的剧场版动画,再现了擎天柱之死,补天士成长为新一代汽车人领袖的经典剧情。《变形金刚》是美国最成功、最出色的动画片之一,同时它也是孩之宝公司动画片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的经典之作,被列为美国最卖座的商业动画片之一,被全世界160多个国家重复播放了近10年。在中国,《变形金刚》同样影响了一代人,它曲折的情节、花样繁多的变形以及连带玩具产品陪伴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们度过了一个个充满幻想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