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反枝苋

2022-07-06 20:10:23 百科资料

反枝苋(学名:Amaranthus retroflexus L. )是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米多;茎粗壮直立,淡绿色,叶片菱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顶端锐尖或尖凹,基部楔形,两面及边缘有柔毛,下面毛较密;叶柄淡绿色,有柔毛。圆锥花序顶生及腋生,直立,顶生花穗较侧生者长;苞片及小苞片钻形,白色,花被片矩圆形或矩圆状倒卵形,白色,胞果扁卵形,薄膜质,淡绿色,种子近球形,边缘钝。7-8月开花,8-9月结果。

原产美洲热带,已广泛传播并归化于世界各地。中国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生在田园内、农地旁、人家附近的草地上,有时生在瓦房上。

该种嫩茎叶为野菜,也可做家畜饲料;种子作青箱子入药;全草药用,治腹泻、痢疾、痔疮肿痛出血等症。

  • 中文名 反枝苋
  • 学名 Amaranthus retroflexus L
  • 别称 野苋菜、苋菜、西风谷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有时达1米多;茎直立,粗壮,单一或分枝,淡绿色,有时具带紫色条纹,稍具钝棱,密生短柔毛。

  叶片菱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2厘米,宽2-5厘米,顶端锐尖或尖凹,有小凸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波状缘,两面及边缘有柔毛,下面毛较密;叶柄长1.5-5.5厘米,淡绿色,有时淡紫色,有柔毛。

  圆锥花序顶生及腋生,直立,直径2-4厘米,由多数穗状花序形成,顶生花穗较侧生者长;苞片及小苞片钻形,长4-6毫米,白色,背面有1龙骨状突起,伸出顶端成白色尖芒;花被片矩圆形或矩圆状倒卵形,长2-2.5毫米,薄膜质,白色,有1淡绿色细中脉,顶端急尖或尖凹,具凸尖;雄蕊比花被片稍长;柱头3,有时2。

  胞果扁卵形,长约1.5毫米,环状横裂,薄膜质,淡绿色,包裹在宿存花被片内。种子近球形,直径1毫米,棕色或黑色,边缘钝。花期7-8月,果期8-9月。

主要变种

  短苞反枝苋(变种)

  茎较细且少棱角,毛也较少;叶片基部骤狭成叶柄,下面稍有斑。苞片长3-4毫米,顶端不很尖锐,仅稍超过花被片。

  分布于中国河北。生于旷地。欧洲中部有分布。

生长环境

  生于农田、路边或荒地。反枝苋适应性极强,到处都能生长,不耐荫,在密植田或高秆作物中生长发育不好。种子发芽适温15-30℃,土层内出苗深度0-5cm。黑龙江5月上旬出苗,一直持续到7月下旬,7月初开始开花,7月末至8月初,种子陆续成熟。成熟种子无休眠期。

反枝苋

  生在田园内、农地旁、人家附近的草地上,有时生在瓦房上。

分布范围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生在田园内、农地旁、人家附近的草地上,有时生在瓦房上。原产美洲热带,现广泛传播并归化于世界各地。

繁殖方式

播种

  苋的种子小,直径不足1毫米,所以要精细整地,同时要施足底肥,创造良好的排水条件。苋是喜温作物,当气温稳定在14度时即可播种,3-5天可出苗,播期4月下旬到8月下旬。播种方式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播种时将种子伴细土、细沙或火土灰同播,也可播净种子后盖一层薄细土。要求在排水良好(雨后不渍水)春季返暧快,并且整地精细的土壤中播种。土壤水分不宜过高。播种深度2-3厘米为宜,当耕地整好后,按行距拉练踩印,用开沟器开沟,然后撒、点种子(也可取一节竹筒,把竹节间隔膜用铁丝一个小孔,顺沟摇动竹筒溜籽),下籽后盖土2-3厘米,用脚轻轻镇压。播种量1亩地50克左右,如有育苗移栽,播种量可减半。有的地块种苋也可用免耕开沟撒播法。由于苋生长速度快,一般不必中耕除草。

育苗

  为了避免在盐碱土等逆境条件下难以出苗,可进行营养钵育苗移栽法。一般提早15-20天进行温床育苗,苗床深40厘米,填20厘米厚的肥土,先灌足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均匀地撒在上面,然后覆上一层1.5-2厘米厚的细土,上面盖膜。然后一周,当苗高2厘米时,可适当揭膜放风。注意苗床温度勿高于40度,以防烧苗。当苗高10-20厘米时带土移栽,以阳光较弱的午后或阴雨天移栽为好,尽量避免伤根。栽后浇定根水。

栽培技术

定苗

  直播的地块,株高10厘米(2-3叶期)时进行间苗,此时如出苗不齐可就地补苗。株高20厘米(4-5叶期)时可定苗。

中耕

  苗期生长慢而弱,要及时薅草,防止欺苗。中后期生长快,枝叶繁茂,在抑制杂草作用,要及时松土培土、保墒防倒。

追肥

  苋是净光合作用高的作物,除施足底肥外,在中后期要追施尿素,底肥每亩用腐熟厩肥4000千克为宜,追肥按每亩20-30千克尿素折算。苋是一种富钾植物。在土壤缺钾的情况下,最好适当施以钾肥。

水分

  苋耐旱而不耐渍,苗期灌水保苗,中后期遇到20天以上干旱要灌水抗旱。遇雨后要结合培土进行清沟排渍,促使植株根系发达。

整枝

  打掉影响美观的旁枝,使其向整齐、利于花序生长的株形发展。

主要价值

食用

  反枝苋含有丰富的铁、钙、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成人的身体健康都有帮助。反枝苋中没有草酸,多含的钙质很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丰富的铁可以合成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有造血和携带氧气的作用,被誉为"补血菜"。苋菜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尤其含赖氨酸,使人体所必需的,而玉米、小麦、大米等谷物中含量较少,因此常吃反枝苋对人体的健康很有益的。因反枝苋性寒凉,故脾虚便溏者慎用,且不宜与鳖同食。

  嫩茎叶为野菜,也可做家畜饲料;

药用

  反枝苋性凉,味甘,具有清热明目、通利二便、收敛消肿、解毒治痢、抗炎止血等功效。可治疗尿血、内痔出血、扁桃腺炎、急性肠炎等症。

  种子作青箱子入药;全草药用,治腹泻、痢疾、痔疮肿痛出血等症。

有害植物

  反枝苋19世纪中叶发现于河北和山东。主要危害农作物及家畜,反枝苋还能够引起人类皮肤过敏。反枝苋对作物幼苗的抑制作用强于恶性杂草播娘蒿,风险评估定量分析结果认定反枝苋为陕西省高度危险性植物。

主要危害

  危害农作物:反枝苋是农田、果园、路旁和荒地的常见杂草,常污染作物种子,如果不加以有效防治,玉米、大豆、春小麦、油菜和蔬菜等产量将明显受损。影响收获,由于反枝苋的侵害,甜菜的产量减少了49%,大豆的产量减少了22%。反枝苋在西红柿地中是列当的寄主,桃园和苹果园中是桃蚜的寄主,辣椒地中是黄瓜花叶病毒的寄主,马铃薯地中其严重感染马铃薯早疫病。同时反枝苋也是小地老虎、美国盲草牧蝽、欧洲玉米螟的田间寄主。

  危害家畜:苋属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和环境条件下,都具有积累硝酸盐的能力。反枝苋积累的硝酸盐量足以将家畜致死,其茎和枝是贮存硝酸盐的主要组织。随着反枝苋的生长,硝酸盐的吸收率不断增加,在开花前达到最大,叶子中硝酸盐的含量可达30%。

  主要危害棉花、豆类、花生、瓜类、薯类、蔬菜等多种旱作物。

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高棵中耕作物与矮棵密播作物轮作。在作物生育期适时中耕除草3-4次。

  化学防除:可使用2-4滴、25%除草醚、50%扑草净、50%利谷隆可湿性粉剂。

  生物防治:腐生真菌Alternaria alternate可导致叶片坏死,植株萎蔫死亡。​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