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参伍筮法

2022-07-15 16:44:41 百科资料

周易参伍筮法,简称参伍筮法,是在周易、奇门遁甲的基础上通过对《左传》、《国语》多个筮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周易占筮研究上具有突出贡献。

  • 中文名称 参伍筮法
  • 原名 周易参伍筮法
  • 用途 对左传国语多个筮例进行研究
  • 成就 周易占筮研究上具有突出贡献

百科名片

  周易参伍筮法,简称参伍筮法,是在周易、奇门遁甲的基础上通过对《左传》、《国语》多个筮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周易占筮研究上具有突出贡献。

原理简介

  此法为易学家卢泰先生首次发现,其主要价值在于解开了《周易》中许多从无确解的问题,及其《左传》、《国语》中的二十二则筮例也得到了确切说明,使得《周易》在象数方面首次有了自己与天文历法相挂钩的筮法,摆脱了数千年来象数派无本原筮法可依的境地。

  (注:以下内容皆摘自《周易万策书》,即《万策书》,杨锱瑀撰)

详细内容

  一、周易参伍筮法的基本行筮步骤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筮,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刚柔相易,分阴分阳。

  广大配天地,筮之德园而神,显道神德行,神以知来。变动不居,周游六虚。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

  八卦相错,迭用柔刚。

  变通配四时,卦之德方以知,知以藏往。上下无常,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

  极数知来之谓占,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通乎昼夜之道而知,趣时者也。占事知来,天下之能事毕矣。

  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以上八个段落共计一百八十字为《周易筮解·筮法篇》从作易的出发点、依据、作法、演卦的方法、步骤、效果等方面出发,纠正顺序后所作出的排列)

  参伍筮法之演绎步骤:

  二、参伍盘形成过程:

  1.地盘(天盘落数得地盘):

  地盘即为洛书九宫图配相应八卦,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乾六、兑七、艮八、离九,而伍则居中,行阳局中伍用艮为连山,行阴局中伍用坤为归藏。

  2.天盘:

  即《说卦》传中八卦顺序:

  3.合图(天、地盘合一)

  三、 取时

  一年三百六十日,分四季,辖二十四个节气,每一节气占十五日,分上、中、下三元,则每元五日,而五日又为一局,故一个节气有三局,一年三百六十日共七十二局。夏至起止于冬至前,昼渐短、夜渐长,为三十六阴局;冬至起止于夏至前,昼渐长、夜渐短,为三十六阳局。年、月、日均以六十花甲子为周期各自循环。要特别注意的是,参伍筮法以小时为占筮单位,即可精确到时,所以对时的把握尤为重要。以下就是取时的基本原则:

  1.取年:(西元纪年-3)/60所得余数对应之干支即为此年之干支。

  2.取月:五虎遁元法:"甲己之年丙为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之年寻庚起,丁壬壬月顺行流,戊癸之年何处发,甲寅之上好寻求。"

  3.取日:查万年历。

  4取时:五鼠遁元法:"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寻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注:为了省去繁杂的计算步骤,建议使用万年历)

  23-1

  1-3

  3-5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六十花甲子换元表

  甲 乙 丙 丁 戊

  子 丑 寅 卯 辰

  1 2 3 4 5

  上

  元

  己 庚 辛 壬 癸

  巳 午 未 申 酉

  6 7 8 9 10

  中

  元

  甲 乙 丙 丁 戊

  戌 亥 子 丑 寅

  11 12 13 14 15

  下

  元

  己 庚 辛 壬 癸

  卯 辰 巳 午 未

  16 17 18 19 20

  上

  元

  甲 乙 丙 丁 戊

  申 酉 戌 亥 子

  21 22 23 24 25

  中

  元

  己 庚 辛 壬 癸

  丑 寅 卯 辰 巳

  26 27 28 29 30

  下

  元

  甲 乙 丙 丁 戊

  午 未 申 酉 戌

  31 32 33 34 35

  上

  元

  己 庚 辛 壬 癸

  亥 子 丑 寅 卯

  36 37 38 39 40

  中

  元

  甲 乙 丙 丁 戊

  辰 巳 午 未 申

  41 42 43 44 45

  下

  元

  己 庚 辛 壬 癸

  酉 戌 亥 子 丑

  46 47 48 49 50

  上

  元

  甲 乙 丙 丁 戊

  寅 卯 辰 巳 午

  51 52 53 54 55

  中

  元

  己 庚 辛 壬 癸

  未 申 酉 戌 亥

  56 57 58 59 60

  下

  元

  知道具体的八字后,我们就要开始选局并演卦,选局可以通过所占之日在二十四节气及其上、中、下三元的位置再对照时空占盘来确定,这些当然跟奇门遁甲相似,据《奇门遁甲·烟波钓臾歌》云:"一千八十当时制,太公删成七十二。逮于汉代张子房,一十八局为精艺。"可见风后之时为一千八十局,而到太公之时删为七十二局,周易参伍筮法也用的是这七十二局,当然张良的十八局更为简易,只不过参伍筮法没有遁甲术那样复杂将九星、三甲、八门等纳入其中。当局定后,关键在于占之时辰所临之宫即其旬头宫的确定。下面就将阴阳十八局的甲子旬头宫罗列如下(知道了甲子旬头宫,根据阳局顺宫行,阴局逆宫行,一元的六十个时辰的所临之宫即旬头宫也将顺利推出):

  局

  阳一局

  阳二局

  阳三局

  阳四局

  阳五局

  阳六局

  阳七局

  阳八局

  阳九局

  阴九局

  阴八局

  阴七局

  阴六局

  阴五局

  阴四局

  阴三局

  阴二局

  阴一局

  甲子旬头宫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九

  八

  七

  六

  五

  四

  三

  二

  一

  可见,局数就是该元甲子时所对应的宫数,即旬头宫。

  六十个时辰完成循环必须换元,即五日一元换元,亦即逢甲、己日必须换元。阳局旬头在六十个时辰中顺宫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而阴局旬头在六十个时辰中应逆宫行(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九······)。每旬在甲、癸时,旬头所临之卦就是此时时辰所临之卦,故坎配坎得坎、乾配乾得乾,这就是伏吟。特别注意的是当五执时时,若为阴局,则取中伍为坤,即归藏;若为阳局,则取中伍为艮,即连山。

  三、定位参伍盘:将旬头宫所临之卦(值旬卦)配入时辰所临之宫,其余盘位也就此确定(但由于八方定位演卦法分四种,有时方演卦法、方时演卦法、旬方演卦法及方时演卦法,其取卦依据均有不同,所以盘位确定也各有不同)。

  【例】立秋后第二天丁卯时:

  由时空站盘知,立秋后第二天为上元,由立秋二(上元)、五(中元)、八(下元)知,对应阴二局: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二 一 九 八

  其旬头为甲子,而对应的值旬卦为坤,丁卯时所临之宫为八,若按旬方演卦法,应将坤配入第八宫艮进行定位如下:

  四、取卦(八方定位演卦法):

  ①时方演卦法:

  确定值时卦为坤后,以值时卦为上卦,八方卦为下卦(天盘主上卦,地盘主下卦),按方位不同得出上卦均为坤的八个卦:

  西南方得坤卦,西方得地泽临 ,西北方得地天泰,北方得地水师,东北方得地山谦,东方得地雷复,东南方得地风升,南方得地火明夷。

  此时,如果在东方选西南方问事,称遇复之坤 ;如果在北方选南问事,称遇师之明夷,其余类推。

  ②方时演卦法:除地盘主上卦,天盘主下卦外,即所得八卦下卦均为坤,其余与时方演卦法类似。

  ③旬方演卦法:见上例,天盘主上卦,地盘主下卦。

  ④方旬演卦法:除天盘主下卦,地盘主上卦外,其余与旬方演卦法类似。

理论发展

  卢泰先生曾著有《周易信息库》,该书依奇门遁甲的时空盘整理出了遁甲筮法,而周易参伍筮法是以遁甲筮法为基础推演来的,也就是说周易参伍筮法的最初基础就是奇门遁甲术。我们知道,《奇门遁甲》为《周易》之集大成者,所以《周易》原本筮法应为奇门遁甲术的基础,而今《周易》原本筮法已亡佚千年之久,而较晚出现的《周易》集大成者奇门遁甲术犹在,所以以奇门遁甲术反推《周易》原本筮法的做法是可取的,也是可行的。下面就将此筮法作简单叙述,更为准确的建议参考卢泰先生的《周易参伍筮法》、《周易筮解》。

应用实例

  周易参伍筮法的意义

  上文我们提到,周易参伍筮法的引入,为《周易》象数寻得了与天文历法相挂钩的可行性筮法,并解决了一些《周易》难题。以下就将通过周易参伍筮法可顺畅说明的《周易》文辞罗列几条:

  ①《革》

  卦辞:"己日乃孚。"

  《彖》:"己日乃孚,革而信之。"

  六二爻辞:"己日乃革之。"

  我们知道参伍法五日换一元,每逢甲日、己日都要换元(局),换就是变,亦就是"革",所以"己日乃革之"就是:己日要变换局数。

  ②《坤》

  卦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在参伍筮法中,阳数中伍行阴局用阴卦坤,为得朋,而阳数中伍行阳局用阳卦艮,为丧朋。

  ③《盅》

  卦辞:"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艮为八,为辛,为先甲三日,巽为四,为丁,为后甲三日,两者相重为《盅》。

  (注:此解法只能就《蛊》卦本身来论,倘若以此来解《巽》卦之"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则有所偏差,先庚三日为丁,为四,为巽,与之不差,然后庚三日为癸,为十,故不可解。就将"先甲三日,后甲三日"与"先庚三日,后庚三日"进行合解,则将其分别解为甲日、庚日较妥。其中先者,为天干与十二地支里的先六个中的某三个相配为谋一日,后者后之。还有一解:先甲为辛壬癸,后甲为乙丙丁)

  ④《系辞》:"参伍以变"

  在周易参伍筮法中,中伍至关重要,行阳局中伍用艮,行阴局中伍用坤。

  当然《左传》、《国语》筮例用周易参伍筮法演析也较顺畅,在此不再叙述,具体内容参考《周易筮解》。

  除此之外,根据周易参伍筮法,六十四卦的成卦方法与帛书《周易》的卦序均以"错综其数"来形成的,其中参伍法是根据九宫参伍卦序(坎一、坤二或五、震三、巽四、乾六、兑七、艮八或五、离九)进行逐次重卦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