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厥阴俞

2022-06-25 03:34:12 百科资料

厥阴俞,经穴名。出《千金要方》。别名厥俞。属足太阳膀胱经。心包之背俞穴。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布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之,并有第四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皮支和颈横动脉降支。主治咳嗽,胸闷,呕吐,失眠及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肋间神经痛等。斜刺0.5-0.8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 中文名 厥阴俞
  • 隶属经络 足太阳膀胱经
  • 出    处 《千金要方》
  • 操    作 斜刺0.5-0.8寸
  • 功    能 宽胸理气,活血止痛

名称释义

  1)厥阴俞。厥,通阙,阙乃古代宫癜、陵墓等的卫外建筑,用于厥阴经之名,指厥阴经气血为心血的气化之气。厥阴俞名意指心室外卫心包中的干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2)关俞。关,关卡也。俞,输也。关俞名意指心脏中的血液被关卡于内,而血液的气化之气则由本穴外输膀胱经。

功能作用

  外泄心包之热。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定位

  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布有第4、第5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4、第5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4、第5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1. 心痛,心悸;

  2.咳嗽,胸闷;

  3. 呕吐。

操作

  斜刺0.5-0.8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等。

配伍

  配神门、足临泣主治心痛;

  配神门主治失眠。

功效

  宽胸理气,活血止痛。

附注

  心包背俞穴。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