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

2022-06-30 11:32:55 百科资料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是由淀粉样蛋白物质沉积于皮肤所致。淀粉样蛋白是一种球蛋白和粘多糖复合物,因其类似淀粉的化学反应如碘反应而得名,但实际上与淀粉毫无关系。有人提出本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些病例血中脂质和蛋白质异常,故认为与代谢障碍有关。部分病人有家族史。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青壮年,可迁延数年或数十年。

临床表现

  1.青壮年多见,慢性经过,自觉剧痒。

  2.皮损为粟粒样角化性圆顶丘疹,顶部有黑色角质栓。呈半球形或多角形,肤色或褐色,表面粗糙,剥去角栓见脐形凹陷。

  3.好发于小腿伸侧,其次为背部、耳后、臂外侧。

  4.发生于背部者,常呈网状色素斑。

诊断鉴别

  诊断依据

  1.青壮年发病,典型皮损及好发部位。

  2.组织病理检查:淀粉样蛋白主要沉积在真皮乳头层,HE染色为淡红色不均匀不定形物质。

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

  1.无特效疗法,可外用激素软膏、水杨酸软膏、硫磺软膏等,并加予封包。

  2.小片皮损内可注射皮质类固醇如去炎松。

  3.口服抗组胺类药物或普鲁卡因封闭疗法,减轻痒感。

用药原则

  本病治疗无特效药物,常用激素类药物外用和口服减轻症状。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