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印子钱

2022-06-27 12:29:41 百科资料

印子钱是清朝时期高利贷中的一种形式,放债人以高利发放贷款,本息到期一起计算,借款人必须分次归还,具体方式,举例如下:放钱十吊,以一月为期,每月二分行息,合计一月间本利,共为十吊零二百文。再以三十日除之,每日应还本利钱为三百四十文。当贷出原本时,即扣除本利,然后按日索取每日应还的本利,到期取完。因为每次归还都要在折子上盖一印记,所以人们就把它叫做"印子钱"。据《清史稿·张照传》记载:"民间贷钱征息,子母相权,谓之"印子钱"。

  • 中文名称 印子钱
  • 属性 借贷行为
  • 基本解释 清朝时期高利贷中的一种形式
  • 出现时间 清朝

  俗语云:印子钱,一还三;利滚利,年年翻;一年借,十年还;几辈子,还不完!

  但也并不是所有放印子钱的都是为富不仁之人。过去一些大家族的遗孤或者无劳动能力的寡妇等等,为了维持生活,会卖掉租屋等,筹措一笔钱 ,放印子,好牟利生活。可是这样的人往往有放无收,因为不具备一定的后台和力量回收利息甚至本钱。也是一股弱势力量。他们往往花钱请黑社会或者有权势者帮助他们,在欺负别人的同时,也被欺负着。 由此看出,印子钱是非常不规范的关系。

  按照民谣的意思就是:印子钱日息三厘,一年365天复利计算,年利率200%。印子钱是高利贷的一种,每日本利计息,指数函数,翻倍会越来越快。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