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短吻鼍
南美短吻鼍是高度的水栖鳄鱼,在其分布区内主要出没于红树林、湿地、沼泽(淡水或盐水),同时在无数连接大西洋河流的分支流域内。濒危物种红皮书定为低危。
名称

通用名
宽吻凯门鳄、巴西凯门
其他名
南美宽吻鳄
二名法
Caimanlatirostris
语源学Caiman是西班牙语“产于美洲的鳄鱼”或任何一种鳄鱼。
Latirostris意思是“宽鼻”,来源于拉丁文“宽”lat+“鼻子或吻”rostrisi。
外貌特征

中等体型的鳄鱼,最大的长度有纪录是3.5米,尽管大多数野外雄性个体不会超过2米,雌性从未超过2米,野外的通常更小些。如同它们名字暗示的,它们的吻部特别宽——同等大小,甚至超过了美国短吻鳄的吻宽。这一特征追溯到吻部,背部表层相当骨化。成体体色偏于苍白橄榄绿,尽管有些报道说它们下巴有斑点花纹(类似巴拉圭凯门,它们并不明显)。牙齿数量:总计68-78颗,平均72颗。
栖息环境

高度的水栖物种,在其分布区内主要出没于红树林、湿地、沼泽(淡水或盐水),同时在无数连接大西洋河流的分支流域内。在巴西东南部一些小岛屿的红树林中也有它们的踪影。
它们的分布区与巴拉圭凯门的区域交迭,两者习性略有不同——南美宽吻凯门出没于密集森林区的水流缓慢的地方,尽管交迭区域有更广阔的栖息类型能供活动。南美宽吻占有人类的栖息地则是成功的。以上两物种都较能忍受寒冷的环境,它们暗黑的体色就是适应这个需要,能够吸收更多辐射热量。
分布
广泛分布于北部阿根廷、玻利维亚、东南部巴西、巴拉圭、乌拉圭。
野外估计数量为250,000到500,000。数量相对稳定加上鼓励经营项目,故分布广泛。
![]() |
![]() |
法律地位
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AppendixI,除了阿根廷(养殖场AppendixII)。
IUCNRedList濒危物种红皮书:低危。
亚种说

阿根廷种Caimanlatirostrischacoensis,有人称为南美短吻鼍的亚种。它们通常比较小,相对其他地方的个体,它们最大的体型少于2米。因为官方没有认可,这一亚种名称被普遍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