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南洋楹

2022-07-09 20:28:24 百科资料

南洋楹(Albizia falcataria (Linn.) Fosberg),又名仁仁树,仁人木,常绿大乔木,高10-25M。

冠幅可达20M,树干粗壮,树冠广伞形,伸展开阔,树形美观。生长迅速,为著名的速生树种。

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有栽培。原产马六甲及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现广植于各热带地区。本种生长迅速,是一种很好的速生树种,多植为庭园树和行道树。木材适于作一般家具、室内建筑、箱板、农具、火柴等。木材纤维含量高,是造纸、人造丝的优良材料;幼龄树皮含单宁,可提制拷胶。

  • 中文名 南洋楹
  • 学名 Albizia falcataria (Linn.) Fosberg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常绿大乔木,树干通直,高可达45米;嫩枝圆柱状或微有棱,被柔毛。托叶锥形,早落。羽片6-20对,上部的通常对生,下部的有时互生;总叶柄基部及叶轴中部以上羽片着生处有腺体;小叶6-26对,无柄,菱状长圆形,长1-1.5厘米,宽3-6毫米,先端急尖,基部圆钝或近截形;中脉偏于上边缘。穗状花序腋生,单生或数个组成圆锥花序;花初白色,后变黄;花萼钟状,长2.5毫米;花瓣长5-7毫米,密被短柔毛,仅基部连合。荚果带形,长10-13厘米,宽1.3-2.3厘米,熟时开裂;种子多颗,长约7毫米,宽约3毫米。花期4-7月。

南洋楹

  一般4-5年便可砍伐利用。在原产地胸径年生长量可达10厘米以上,4-5年林分每亩材积生长量6.9-7.2立方米,它的生长速度比杉木快6-8倍,比按树、木麻黄快2-3倍。在热带地区享有"植物赛跑家"的美誉。

生长环境

  阳性树种,不耐阴,喜暖热多雨气候及肥沃湿润土壤。有根瘤菌,具固氮作用。花期4~5月。

分布范围

  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有栽培。原产马六甲及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现广植于各热带地区。

繁殖方法

  ​幼苗繁殖

  荚果由绿变褐、种子变硬后即可采摘。荚果采摘晾干用棍棒敲打脱粒,风选,干藏。播种前催芽10天。将种子放入缸中,倒入80℃热水搅拌后浸种。第二天换水1次,第三天将种子捞出用清水冲洗,混以等体积的湿沙堆积在背风温暖处,用浸湿的麻袋或草片覆盖保温。七八天后种子约有1/3露白时即可播种。

  选择地势较高、土壤肥沃的砂壤土做床。育苗地要整平整细,施足底肥,垄距为60厘米,沟深15厘米。在3月~4月采用开沟条播法播种,播幅约10厘米,每667平方米用种量4千克~5千克。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如土壤过干影响出苗,可在垄沟内灌水洇湿土壤,切忌浇水漫过垄面,以免土壤板结,影响出苗。

  幼苗长出第二片真叶后及时间苗,拔掉病弱株和过密株,株距10厘米。间苗后要及时浇水。

  大苗培育

  播种苗当年以根系培养为主,要加强水肥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幼苗无须修剪,以促进形成发达根系,为养根阶段打好基础。幼苗10厘米高时,可结合浇水施1次人粪尿,此后每月追肥2次,化肥与人粪尿可间隔施用。要注意及时灌水,雨季排涝,立秋后停止施肥、浇水。

  播种苗当年上冻前起苗分级假植越冬。主干通直、粗壮、高达2米以上的幼苗,带干假植;其他幼苗自根颈以上5厘米处截干,将苗根埋藏越冬。翌年4月上旬定植进行养干,定植株行距40厘米×60厘米。

  育苗地施足底肥,翌年4月上旬将假植苗取出,剪去坏根、病根,将主根剪去5厘米根尖后定植,及时浇定植水。对带干定植苗采用斩梢接干法进行接干培养。萌芽前,在苗干上部选饱满的侧芽枝上进行中短截,促进侧芽发育成枝,向上生长,以延长主干。此期要加强肥水管理,及时去除其余侧枝,促进主干生长。当年即可达到园林用苗的干高要求(一般干高要求为2.5米~3.5米)。

  对截干定植苗,待萌蘖条长到15厘米以上时留1个长势旺盛的枝条作为主干培育,其余枝条要及时去除。加强水肥管理,在水肥充足的情况下,截干当年新主干即可接近或达到干高要求,且干形顺直。

  第三年春季对达到干高要求的苗木进行摘心,促发侧枝形成树冠,使枝叶量增加,以利于树木生长和干径加粗。如果植株过密时,可于翌年春季开始萌芽前进行抽稀移栽,培育大规模园林用苗。

  播种法繁殖。种子外皮具蜡质,播前应用沸水将其除去,冷却后播种,可使发芽率提高,且出苗整齐。苗高30cm左右即可定植,定植后进行一般管理。

采种

  每年7-8月荚果变黑未裂时,即为种子成熟象征,此时要抓好时机采摘种子,荚果经曝晒搓出种子后,用布袋干藏备用,每500克种子约3万粒。我省南洋楹种子自采较少,较多从外地调人,故应筛选去劣取优,除去空粒、弱粒、虫蛀粒。

育苗

  播种前用70-80℃水浸种,以除去外种皮粘液,待自然冷却后,把种子捞起再用清水浸种24小时,用此法催芽,种子发芽率达80%以上,且发芽整齐。南洋楹育苗可采用大田育苗(有撒播,条播和点播)和容器育苗,建议采用容器育苗为好,有袋、砖、笠等多种,大面积造林多采用塑料薄膜袋作容器,成本低、操作和运输方便。容器内所用的土壤一般为黄泥心土、火烧土、腐殖质土、菌根土等。南洋楹育苗以接种根瘤为宜,可在南洋像林地中取些土壤或含根瘤的土壤,拌入苗床或容器营养土内,对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另外,有的地区在营养土施加少量磷肥,效果亦好。育苗季节以秋播为宜,冬季注意防寒,防霜冻。

栽培技术

整地

  南洋楹根系含有根瘤菌,有良好固氮作用,是改良提高土壤肥力的优良树种之一。为达到速生丰产、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细致整地很重要,一般有穴状、带状和机耕全垦几种,植穴以60厘米见方,深40-50厘米,每穴施足基肥(基肥要腐熟),并加施磷粉250-500克,有利于幼苗根系生长、发育。造林前要提早2-3个月整地,不宜采用"一锄法"和随开穴随造林的粗放经营。

造林

  造林地选定后,可于冬季炼山或除杂,按地形地势规划好林道,随之定点挖穴,株行距可按营林目的来确定。产纸浆造纸材的,轮伐期短,不必进行间伐,造林密度可大些,常用2.5×2.5米或2.5×2米,即每亩100株或133株。产胶合板或其它锯材的,轮伐期较长,需要进行间伐,造林初植密度可小些,常用3×3米或3×3.5米,即每亩74-65株。树穴规格可用60×60×50厘米或80×80×50厘米。回表土时混合施下200-250克过磷酸钙做基肥,投资较大的,每穴可增加50-150克复合肥或0.5-1公斤鸡屎做基肥。一般造林前半个月将基肥施下混好,让其堆沤熟,防止伤害幼苗。

  造林季节以春、夏两季为宜,可选择阴雨天或下了透雨后进行。造林时可用容器苗、裸根苗和裸根截干苗,但以容器苗造林最优,截干苗又优于不截干苗,容器苗苗高以20-80厘米上山栽植为宜,裸根全苗苗高应小于50厘米,出圃前剪除1/2至1/3枝叶,大苗以减少水份蒸发,提高成活率,造林则一定要作截干处理,一般保留5厘米左右的苗干为好。无论是裸根苗还是截干苗,起苗必须采用黄泥水浆根,并裹以稻草或薄膜,以保护根系不让干燥枯死,保证栽种成活。

  造林后视林木生长情况,除草、松土,为提高主干高度,避免过早出现粗大枝桠,降低木材价值,幼林时可进行适度修枝。有条件时,可适当施用磷肥、钾肥,以促进生长。培育大径材,一般8年生以前,每两年间伐一次以后则3年间伐一次,最后每亩约保留15株左右。

病虫防治

  南洋楹主要虫害有尺蠖幼虫和小金龟子,可用90 %敌百虫1. 25~2. 00 g/ L 溶液喷杀或用21 %的灭杀毙乳油0. 100~0. 125 ml/ L 溶液喷杀,幼树 2~3 年生时须防治蛀干害虫危害,幼苗还应注意防止猝倒病的发生,遇较高气温时,出土幼苗初期应适当控制水分,并可每隔3 ~ 5天喷一次1 g/ L 多菌灵溶液进行预防,幼树,易发生黄化病,可每隔10天喷一次2 g/ L 代森锌溶液或通过林地施肥,增强林木抗病力。

主要价值

  本种生长迅速,是一种很好的速生树种,多植为庭园树和行道树。

  木材适于作一般家具、室内建筑、箱板、农具、火柴等。木材纤维含量高,是造纸、人造丝的优良材料;幼龄树皮含单宁,可提制拷胶。本种还是白木耳生产的优良段木。本种的学名过去曾定为Albizia falcata (Linn.) Backer (1908) , 基名为Adenanthera falcata Linn.(1754)。该名系以Clypearia rubra Rumph.为模式而建立的; 据F. R. Fosberg (1965) 考证, 该植物应属Pithecellobium属 (或Abarema属) 。故应选用Linnaeus在1762年提出的以Clypearia alba Rumph.为模式而建立的名称 ——Adenanthera falcataria Linn.为基名组成的新组合Albizia falcataria (Linn.) Fosberg。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