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南安王

2022-07-11 08:24:48 百科资料

太平真君三年(442年)获封为吴王,后于正平元年(451年)改封南安王。正平二年(452年),中常待宗爱弑太武帝,矫皇太后令,杀东平王拓跋翰,迎立拓跋余,改元承平(或作永平)。即位后厚待群下,但彻夜畅饮,夜夜笙歌,很快即令国库空虚,又多次出猎,即使边境有事,亦不加理会,百姓皆愤怒,而他不作改变。

另外,宗爱自拓跋余登位后掌权日久,朝野内外皆忌惮他,而拓跋余则怀疑宗爱另有所图,密谋削夺宗爱权力,宗爱于是杀拓跋余。

  • 本名 拓跋余
  • 别名 南安隐王
  • 所处时代 北魏

人物信息

  姓名:拓跋余

  谥号:南安隐王

  政权:北魏

  在世:5世纪―452年

  在位:452年三月―452年十月

  年号:承平

人物简介

  南安隐王拓跋余(?―452),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子。北魏皇帝,在位仅八月。

人物结局

  452年10月丙午日夜间,拓跋余在平城去东庙祭祀,宗爱暗令小黄门贾周等乘拓跋余不备,用匕首将他刺死。葬处不明。

同期年号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元嘉(424年八月―453年十二月):南朝宋皇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

  承平(443年―460年):北凉政权沮渠无讳、沮渠安周年号

史书记载

  《魏书·卷十八·列传第六·太武五王》:南安王余,真君三年封吴王,后改封南安王。世祖暴崩,中常侍宗爱矫皇太后令,迎余而立之,然后发丧。大赦,改年为永平。余自以非次而立,厚赏群下,取悦于众。为长夜之饮,声乐不绝,旬月之间,帑藏空罄。尤好弋猎,出入无度。边方告难,余不恤之,百姓愤惋,而余晏如也。宗爱权恣日甚,内外惮之。余疑爱将谋变,夺其权。爱怒,因余祭庙,夜杀余。高宗葬以王礼,谥曰隐。

  《北史·卷十六·列传第四》:南安王余,真君三年封吴王,后改封南安王。太武暴崩,中常侍宗爱矫皇太后令迎立之,然后发丧。大赦,改年为永平。余自以非次而立,厚遗群下,取悦于众。为长夜之饮,声乐不绝。旬月之间,帑藏空罄。尤好弋猎,出入无度。边方告难,余不恤之,百姓愤惋,而余晏如也。宗爱权恣日甚,内外惮之。余疑爱变,谋夺其权。爱因余祭庙,夜杀余。文成葬以王礼,谥曰隐。

相关事件

  442年封吴王,后改封南安王。

  中常侍宗爱杀太武帝,于452年三月矫太后令立南安王,

  壬辰年(452年),北魏正平二年,十月,魏南安王谋夺宗爱权,反被杀。

  尚出源贺等杀宗爱,立太武帝孙,是为高宗文成帝,年13岁。是年,魏废《景初历》,行《玄始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