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单叶铁线莲

2022-07-11 06:30:22 百科资料

单叶铁线莲(学名:Clematis henryi Oliv.)是双子叶植物纲、毛茛科、铁线莲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

粗1.5-2厘米,表面淡褐色,内部白色。单叶;叶片卵状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3-7.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浅心形,边缘具刺头状的浅齿,两面无毛或背面仅叶脉上幼时被紧贴的绒毛,基出弧形中脉3-5-(-7)条。

分布于云南、四川南部和东部、贵州、广东北部、广西、湖南、湖北西部、安徽、浙江西部和北部、江苏。

  • 中文名 单叶铁线莲
  • 学名 Clematis henryi Oliv.
  • 族 银莲花族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木质藤本。主根下部膨大成瘤状或地瓜状,粗1.5-2厘米,表面淡褐色,内部白色。单叶;叶片卵状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3-7.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浅心形,边缘具刺头状的浅齿,两面无毛或背面仅叶脉上幼时被紧贴的绒毛,基出弧形中脉3-5-(-7)条,在表面平坦,在背面微隆起,侧脉网状在两面均能见;叶柄长2-6厘米,幼时被毛,后脱落。聚伞花序腋生,常只有1花,稀有2-5花,花序梗细瘦,与叶柄近于等长,无毛,下部有2-4对线状苞片,交叉对生;花钟状,直径2-2.5厘米;萼片4枚,较肥厚,白色或淡黄色,卵圆形或长方卵圆形,长1.5-2.2厘米,宽7-12毫米,顶端钝尖,外面疏生紧贴的绒毛,边缘具白色绒毛,内面无毛,但直的平行脉纹显著;雄蕊长1-1.2厘米,花药长椭圆形,花丝线形,具1脉,两边有长柔毛,长过花药;心皮被短柔毛,花柱被绢状毛。瘦果狭卵形,长3毫米,粗1毫米,被短柔毛,宿存花柱长达4.5厘米。花期11月至12月,果期翌年3月至4月。

生长环境

  生于溪边、山谷、阴湿的坡地、林下及灌丛中,缠绕于树上。

分布范围

  分布于云南(海拔2000-2400米)、四川南部和东部(1300-1800米)、贵州(500-600米)、广东北部(900米)、广西(800-2500米)、湖南(1000米)、湖北西部(400-800米)、安徽(黄山,200-700米)、浙江西部和北部(天目山,400-1200米)、江苏(宜兴,100-200米)。

繁殖方法

  铁线莲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播种、压条、嫁接、分株或扦插繁殖。

  播种:原种可以播种法繁殖。子叶出土类型的种子(瘦果较小,果皮较薄),如在春季播种,约3—4周可发芽。在秋季播种,要到春暖时萌发。子叶留土类型的种子(较大,种皮较厚),要经过—个低温春化阶段才能萌发,第一对真叶出生;有的种类要经过两个低温阶段,才能萌发,如转子莲。春化处理如用0—3℃低温冷藏种子40日,发芽约需9一10个月。也可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

  压条:3月份用去年生成熟枝条压条。通常在1年内生根。

  嫁接:杰杂铁线莲一类杂交种,可用单节接穗以劈接法接于C.vitalba或C.viticella根砧上。节上具l—2芽,节下长5一10cm,在加温而密闭的嫁接匣里嫁接,易促进成活。

  分株:丛生植株,可以分株。

  扦插:杂交铁线莲栽培变种以扦插为主要繁殖方法。7—8月取半成熟枝条,在节间(即上下两节的中间截取,节上具2芽。介质用泥炭和砂各半。扦插深度为节上芽刚露出上面。底温15-18℃。生根后上3寸盆,在防冻的温床或温室内越冬.春季换4—5寸盆,移出室外。夏季需遮荫防阵雨,10月底定植。

病虫防治

  铁线莲抗病虫害力较强.很少发生病虫严重为害现象。病害有枯萎病、特别可能发生在夏季雨天放晴,温度急升时,枝条突然枯萎,往往在秋天或次年春天萌发新技。其他有粉霉病(为害叶或花)、病毒病(叶部有黄斑,花畸形)等,用10%抗菌剂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喷洒。虫害有红蜘蛛、刺蛾危害,用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喷杀。

  铁线莲白绢病

  1、症状:铁线莲白绢病发生于植物的根、茎基部。一般在近地面的根茎处开始发病,而后向上部和地下部蔓延扩展,最后整个植株的根系被白色菌丝包围,根基部腐烂。发病部位首先呈褐色水渍状,进而皮层腐烂,植株出现脱水症状,然后慢慢变焦枯,如被火烤过。

  2、防治方法:

  (1)患病植株的处理防治

  发病初期,菌丝体围绕在根颈部皮层外面,还未入侵,挖出植株,部分植株的根可能已经菌丝缠绕,部分肉质根可能开始腐烂,此时可将植株留1、2节重剪,然后将根部在清水中清洗干净,稍微晾干后在1000~1500倍百菌清溶液中泡1~2min,重新栽入新的干净栽培基质中,再用五氯硝基苯1000倍液进行灌根,一般防治率可达80%。

  (2)农业措施防治

  ①做好基质消毒灭菌的工作。栽培中使用的有机肥要经过充分腐熟后使用,避免由于使用有机肥而导致栽培基质带有致病菌。新苗上盆,栽培基质要用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1000倍液进行消毒处理。

  ②做好栽培场地的杂草清理,合理安排栽培密度,提高栽培环境的通风透光率,创造良好的田间小气候。雨水多时及时排水,降低湿度,能有效控制病害发生几率。

  ③做好肥水管理措施,合理使用肥料,注意NPK的配合使用,培养壮苗,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铁线莲以盆栽为主,栽培基质透气透水性要好,可采用珍珠岩、泥炭土和松鳞的混合基质,其比例可按1:3:1配制。

  3、药剂防治

  铁线莲白绢病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通常在发现时已很严重,在高温高湿的季节结合肥水管理,可每隔10d左右用甲基托布津或五氯硝基苯或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进行灌根处理,如有发病,可连续喷施2~3d,并用药液对发病植株附近地表进行杀菌处理。

  枯萎病

  枯萎病是铁线莲最主要的病害,它会突然发生,可以使整个植株萎缩,尽管植株仍有很好根系,用多菌灵或托布津每隔2周喷洒1次,重复2~3次,可有效抑制该病的发生。

  粉霉病

  粉霉病是另外一个危害铁线莲较多的病害,在温度超过20℃,高湿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该病,发病时可以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每隔1周交替使用,重复3~4次。

主要价值

  铁线莲垂直绿化的主要方式有廊架绿亭、立柱、墙面、造型和篱垣栅栏式。廊架绿亭式,利用于花架、棚架、廊、灯柱、栅栏、拱门等配置构成园林绿化独立的景观,既能满足游人的观赏,又能够乘凉,既增加了绿化量,又改善了环境条件。可选择那些生长旺盛、枝叶浓密且花朵艳丽的观赏类型。立柱式,攀缘能力强、抗污染、适应性强并具有一定耐荫能力的观赏类型可用于各种立柱的绿化。悬挂垂吊式墙面绿化,可采用枝条长度1m左右的铁线莲观赏类型。篱笆栅栏式,用色彩调和的观赏类型与蔷薇搭配,能够带给人不同凡响的景观效果。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