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华鲮

2022-07-01 02:30:05 百科资料

华鲮(Sinilabeo rendahli),俗称:沉香鱼、青龙棒,桃花棒,野鲮鱼,青衣子。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华鲮属。

体长,略呈棒状,尾柄高而宽厚。吻钝圆而突出,口下位,横裂。

主要分布在珠江水系,以及长江上游支流,并且在水流湍急且无污染的溪流生存。

华鲮是一种食用价值较高的淡水鱼类,鱼肉肉质脆嫩且十分美味,富含大量的营养。之所以得名“沉香鱼”,是因广西新和公社沉香潭捕捞的此鱼,在食用时鱼肉具有沉香味。所以,华鲮鱼是上等的淡水美味鱼类。

  • 中文名 华鲮
  • 学名 Sinilabeo rendahli
  • 别称 沉香鱼、青龙棒,桃花棒,野鲮鱼,青衣子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简介

  编号:

  6085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亚科:

  野鲮亚科

  拉丁亚科:

  Labeoninae

  中文属名:

  华鲮属

  拉丁属名:

  Sinilabeo

  拉丁种名:

  rendahli

  定名人:

  (Kimura)

  年代:

  1934

  中文名:

  华鲮

  ogenus:

  Labeo

  原始文献:

  Jour. Shanghai Sci. Inst., S. 3, 1:125, pl. III, fig. 2.

  模式产地:

  重庆, 泸州

  俗名:

  青龙棒, 青杆鱼

  国内分布:

  四川境内长江的主支流中

  特有:

  y

  资料来源:

  中国鲤科鱼类志[下卷]:335-336. 四川鱼类志:347-348.

习性

  华鲮栖息于水流较急的河流及山涧溪流中,为底栖性鱼类,喜集群生活。常出没于岩石间隙中,在石砾底的基质上觅食,利用下颌锐利的角质边缘刮取着生藻类,也食高等植物的枝叶、碎屑等。入冬以后,华鲮则数十尾甚至上百尾集群在深水洞穴越冬,很少外出活动。2龄即可性成熟。亲鱼于4-6月集群进入支流产卵,产卵场为石砾底质的急流浅滩滩尾。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流及各大支流中,尤以川东盆地水流湍急、水质清澈的山涧溪流为多。

华鲮

生长

  生长较缓慢,一般个体为1-2公斤,最大个体可达5公斤,在产地产量较高,是四川省常见食用鱼类。其肉质坚实脆嫩、十分鲜美、富含油脂,与青鱼相似,被视为珍贵食品。

识别特征

  背鳍iv-10;胸鳍i-15--17;腹鳍i-8;臀鳍iii一5.侧线鳞45 6.5-7/6.5-7.5-V 49;背鳍前鳞18-24;围尾柄鳞22-24。第一鳃弓外侧鳃耙43-50。下咽齿3行,2.4.5-5.4.2.脊椎骨4+38-39+1。鳔2室,前室稍短,呈椭圆形;后室稍细长,为前室长的1.5-2.0倍。腹腔膜为灰黑色.肠长约为标准长的1.5-2.0倍.标准长为体高的3.7-5.0倍,为头长的4.5-5.9倍,为尾柄长的4-7-6.1倍,为尾柄高的6.O一7.9倍。头长为吻长的2.1-2.5倍,为眼径的4.5-7.O倍.为眼间距的l.6-2.1倍。 体长,呈棒状,尾柄高且厚,稍侧扁。腹部稍平,吻圆钝,稍向前突出,吻皮下垂住住上唇边缘的中部,其上有许多小乳突,边缘有细而浅的缺刻。上唇较肥厚,中央一段为吻皮所盖,两侧露在外面,其上有细小乳突,在口角处与下唇相连,下唇与下颌分离,其间有一深沟相隔,下唇外表边缘有许多细小乳突。口下位,呈新月形,下颌与下唇明显分离。唇后沟两侧不相连,由唇后沟的分枝而形成短颌沟。须2对,吻须常退化,颌须较短小。眼位于头的侧上方。鼻孔在眼前上缘的前方。离眼前缘较近。鳃膜在前鳃盖骨的后缘连于鳃峡。鳃耙呈三角形,排列较为紧密。下咽骨短而宽,下咽齿基部稍圆,末端侧扁,齿冠呈斜截状。背鳍外缘稍平截,最后一根不分枝鳍条无硬刺,其起点在腹鳍起点之前。胸鳍较长,末端圆钝,后伸不达腹鳍起点,相距约6-7个侧线鳞。腹鳍起点在背鳍起点之后,向后伸距臀鳍起点约2-3个侧线鳞。臀鳍起点距腹鳍起点稍近,其外缘稍内凹,向后伸不达尾鳍基,相隔约3-4个侧线鳞。尾柄高而短。尾鳍叉形。肛门离臀鳍起点稍远,相隔约l一2个鳞片。 鳞片中等大,胸部鳞片小,前部稍埋于表皮内,腹鳍基部具有较大而狭长的腋鳞。性成熟雄鱼的吻端具有2行较大的颗粒状珠星,排列稀疏,雌鱼不甚明显。 全身呈青黑色,背部鳞片带紫绿色光泽,且有许多浅红色斑点。腹面灰白色略带黄色。体侧大部分鳞片后缘都有黑色饰边,各鳍均为淡青黑色。华鲮肉质细嫩,富含脂肪,产量较高.是重要的经济鱼类。其食物主要是藻类,如硅藻、绿藻等,也食高等水生植物嫩叶及有机碎屑。有时也食水生昆虫幼虫和甲壳动物。生长比较缓慢。2-3冬龄可选性成熟,产卵期多在3-5月间;怀卵量髓个体大小而有差异,一般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性成熟的亲鱼常集群到支流产卵,受精卵具粘性,常在急流的乱石环境中产卵,受精卵粘附在石砾上发育孵化。

华鲮

生物分类

  华鲮(学名:Sinilabeo rendahli)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的其中一种,俗名青龙棒、青杆鱼,是中国的特有物种。

种群现状

  花鲮的缘近种有11种,其中洞庭华鲮(Sinilabeo tungting , 俗称:龙鱼、龙狗鱼、青鱼),分布于湖北长江荆江河段、湖南洞庭湖、沅江水系;桂华鲮(Sinilabeo decorus , 俗称:青衣),分布于珠江水系的西江和北江。它们的形态差异仅在于侧线鳞数为39-44个,而其生活习性及经济价值均与华鲮相似。但生殖季节稍早,珠江流域为3-4月。据说,在广西新和公社沉香潭出产的这种鱼具有沉香味,故又得名"沉香鱼"。

  华鲮及其相近种,除去内脏和鲮的肌肉称之为"竹鱼"。其鲜鱼肉入药,具有益气和中、除湿的功效,主治久病体虚、腰腿疼痛等症。

营养价值

  华鲮肌肉(鲜样)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是蛋白质16.69%,脂肪2.91%,水分77.90%,灰分1.82%,无氮浸出物0.68%。肌肉中含有19种氨基酸,总量为56.52%(质量分数,脱脂干样),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是25.81%,占氨基酸总量的45.67%;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FAO/WHO的标准。华鲮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57.37。脂肪酸中EPA与DHA质量分数分别为7.41%、28.53%,均比其他一些经济鱼类高,微量元素比值合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