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华鬘

2022-07-10 07:38:44 百科资料

【华鬘】

华鬘(mán音),用华作成之鬘。即以丝缀花,或结之,作为颈上、身上的装饰。也是璎珞的另一种称呼。

  • 中文名称 华鬘
  • 外文名称 suma-mala
  • 大日经 为六种供养、五供养
  • 玄应音义 顶言俱苏摩

  历史记载

  《玄应音义》卷一云:"顶言俱苏摩,此译云华;摩罗·此译云鬘。(中略)案西国结鬘师多用苏摩那华,行列结之,以为条贯,无问男女贵贱,皆此庄严,或首或身,以为饰好。则诸经中有华鬘、天鬘、宝鬘等,同其事也。"作华鬘时多用鲜花,所用的种类并不一定,主要是选择有香味者。

  以华鬘装饰人身上,本来是印度风俗,但依戒律,比丘不得装饰华鬘,仅能悬于室内,或以之供养佛。

  在《十诵律》卷三十九中说:"有人施僧华鬘,诸比丘不受,不知用华鬘作何物。是事白佛,佛言:听受,应以针钉著壁上,房舍得香,施者得福。"《毗尼母经》卷五中说:"花鬘璎珞自不得著,亦不得作华鬘璎珞与俗人著。比丘若为佛供养,若为佛塔、声闻塔供养故,作伎不犯。"后更用来庄严佛殿。

  关于作华鬘之华,《大日经》卷二亦以华鬘供养本尊圣众,为六种供养、五供养、八供养之一。亦有金刚鬘菩萨,华鬘之印明。并说此印,能流出无漏七觉之华及种种华云海,周遍法界微法刹土,以此乃成供养。

  在古代印度雕刻中,遗留在许多华鬘供养之作品,如加尔各答博物馆所藏的阿摩罗婆提(Amaravati)塔的栏楯雕刻、优萨夫宰(Yusafzai)地方出土的说法佛像之中,刻有许多人运载大华鬘,华鬘上又雕有莲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