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蟾素注射液

华蟾素注射液解毒,消肿,止痛。用于中、晚期肿瘤,慢性乙型肝炎等症。治疗中、晚期肿瘤,慢性乙型肝炎。
- 是否处方药 处方药
- 剂型 注射剂
- 药品类型 中药
- 规 每支装5ml
基本信息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华蟾素注射液
汉语拼音:HuachansuZhusheye
【性状】本品为微黄色或淡黄色的澄明液体。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止痛。用于中、晚期肿瘤,慢性乙型肝炎等症。
【规格】5ml
【贮藏】避光,置阴凉处(不超过20℃)。
治疗及用法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止痛。用于中、晚期肿瘤,慢性乙型肝炎等症。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一次2~4ml(2/5~4/5支),一日2次;静脉滴注,一日1次,一次10~20ml(2~4支),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500ml稀释后缓缓滴注,用药7天,休息1~2天,四周为一疗程,或遵医嘱。
用药注意
【不良反应】个别病人如用量过大或两次用药间隔不足6~8小时,用药后30分钟左右,可能出现发冷发热现象;少数患者长期静滴后有局部刺激感或静脉炎,致使滴速减慢,极个别病人还可能出现荨麻疹、皮炎等。
【禁忌】避免与剧烈兴奋心脏药物配伍。
【注意事项】个别病人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停止用药作对症治疗,待反应消失后仍可正常用药。
药理毒理

1、抗肿瘤作用:华蟾素3g生药/kg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肉瘤、H22肝癌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对L1210白血病小鼠有明显延长生命的倾向。华蟾素7.5g生药/kg对大鼠W256的抑制率为68.7%。
体外药物试验表明华蟾素生药2mg/ml对三种消化系统肿瘤株(人肝癌SMMC-7721、人胃癌MKN45、人结肠癌LOVO)均有杀伤作用,其机制为直接杀伤肿瘤细胞DNA,导致肿瘤细胞坏死。从分子水平观察华蟾素有使H22肝癌荷瘤小鼠血浆内cAMP含量升高并使cAMP/cGMP比值恢复正常的作用。
华蟾素对S180肉瘤小鼠单用抑制率为35.5%,与CTX联合应用后抑制率提高到71%,疗效优于CTX单独用药,表明华蟾素与CTX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临床资料也表明华蟾素与5-Fu、CTX、MTX、VCR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化疗与华蟾素联合应用的疗效比单独用药治疗明显提高,并能减轻放疗辐射与化疗的毒副作用。
2、免疫促进作用:华蟾素对CTX所致白细胞减少症有防治作用,能提高小鼠淋巴细胞比率,也可提高小鼠血清中IgG、IgM的含量;试验资料也表明华蟾素具有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
3、抗病毒作用:试验表明,华蟾素对2215细胞及鸭乙肝病毒均有明显的抑制其复制作用,临床资料也表明华蟾素对慢性HBsAg携带者的疗显著。
药物检测
鉴别
(1)取本品4ml,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固体少许,滴加硫酸数滴,即显蓝紫色。(2)取本品1ml,加茚三酮试液2~3滴,在沸水浴上加热5分钟,即显蓝紫色。
(3)取本品4ml,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干蟾皮对照药材1g,加氯仿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残渣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1.5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附录57页)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药材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醋酸-水(4:1: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0%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盐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色斑点。
检查

pH值应为4.0~6.0(中国药典附录40页)。
蛋白质取本品1ml,加新配制的30%磺基水杨酸试液1ml,混匀,放置5分钟,应不得出现混浊。
热原取本品,依法检查(中国药典附录62页),剂量按家兔体重每1kg注射1.0ml,应符合规定。
异常毒性取本品,依法检查(中国药典二部附录106页),按静脉注射法给药,应符合规定。
其他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附录19页)。
含量测定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5-羟色胺对照品15mg,置100ml量瓶中,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5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即得。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0、2.0、3.0、4.0、5.0ml,分别置10ml量瓶中,各加水使成5ml,摇匀,加1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盐酸(2→3)溶液至刻度,摇匀,室温放置30分钟,照分光光度法(附录51页),以水为空白,在555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图。
测定法精密量取本品5ml,置10ml量瓶中,按“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规定的方法,自“加1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盐酸(2→3)溶液……”起,依法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5-羟色胺的量,计算,即得。
本品含吲哚类总生物碱以5-羟色胺(C10H2N2O)计,不得少于0.50%(m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