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边鱼

半边鱼外形独特,呈长椭圆形,身体一边凸起、有鳞;而另一边则扁平、光滑、无鳞,像半个身体的鱼,故而得名。雄性和雌性半边鱼成双生活,常出没在广西的西北部花坪国家自然保护区一带,濒临灭种。''''
- 中文名称 半边鱼
- 别称 扁鱼、皇帝鱼、比目鱼、双带缨鱼
- 界 动物界
- 分布区域 西北太平洋区,包括台湾及日本。台湾南部、西部及澎湖海域
简介
"半边鱼"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古怪,的确,它的外形奇特而与众不同,身体一边凸起、有鳞;而另一边则扁平、光滑、无鳞,所以看上去好似是半个身体的鱼,故而得名。

众所周知,在人们的印象中,鸳鸯是美和爱情的象征,它们总是成双成对,形影不离地厮守在一起,所以人们常常用鸳鸯来比喻对爱情的忠贞。而半边鱼也恰似鸳鸯,雄鱼和雌鱼总是相亲相爱地生活在一起。

更为有趣的是,它们在前进中每当遇到险滩,雄鱼和雌鱼就将身体遍平的一面相互紧贴在一起,两条鱼合二为一,齐心奋力溯流而上,如果其中一条鱼游不动,而另一条鱼绝不会独自离去。因此,当地人流传有"爱情要像半边鱼"的赞美诗句,以此来喻示人们对待爱情的忠贞不渝,白头偕老。

半边鱼生活在广西的西北部花坪国家自然保护区一带,半边鱼因肉质鲜美,常遭偷捕,濒临灭种。

形态特征
体稍延长型而扁平,呈长椭圆形。头大型,吻短钝。眼位于体之左侧;下眼稍前于上眼,两眼间有一狭小骨脊,上眼前有凹陷。口中型;上颌延伸至下眼前方或中央下方;齿呈一列,上颌及下颌齿大小相同,各间隔亦皆同紧密。鳃耙长扁。眼侧被弱栉鳞,盲侧被圆鳞;仅眼侧具侧线,侧线鳞数49-53。背鳍起始于吻后上方,鳍条正常,具软条92-98;臀鳍正常,具软条69-77;胸鳍短于头长;尾鳍尖圆型。眼侧体呈淡棕色,无任何斑点;盲侧灰白色。
栖息生态
主要栖息于沿岸砂泥质海域。肉食性鱼类,主要捕食底栖性的甲壳类或其他种类的小鱼。平时很少活动,大半时间潜藏在泥沙底中,和栖息的背景环境几乎完美融合一起,以保护自身不被敌人发现和捕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