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十二时辰制

2022-07-08 03:36:34 百科资料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 中文名称 十二时辰制
  • 使用时间 西周
  • 汉代命名 夜半、鸡鸣、平旦、日出
  • 一时刻 八刻

时辰换算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13时至15时)。

  【申时】晡时,又名日晡、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时辰属性

  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两个小时为一时辰。

  23-1 子时 属于 水

  1-3 丑时 属于 土

  3-5 寅时 属于 木

  5-7 卯时 属于 木

  7-9 辰时 属于 土

  9-11 巳时 属于 火

  11-13午时 属于 火

  13-15 未时 属于 土

  15-17申时 属于 金

  17-19 酉时 属于 金

  19-21 戌时 属于 土

  21-23 亥时 属于 水

  但古时候各地计算方法不同,有的地方则把一日定位十二时辰,一时辰有四刻,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有两柱香,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就是一秒钟。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