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匙吻鲟

2022-07-02 16:46:52 百科资料

匙吻鲟,又名美国匙吻鲟,及"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鲟",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缓慢流动水域。它似乎已经从伊利湖及其支流灭绝。它们与鲟鱼密切相关。这种大型淡水鱼可以长到220厘米,重达90斤以上。匙吻鲟的名字和学名来自其独特的吻部,呈扁平桨状,特别长。匙吻鲟被认为使用其桨型吻里的感应器检测猎物,以及在迁徙到产卵地时用以导航。匙吻鲟主要以浮游动物,也以甲壳类和双壳类生物为食。匙吻鲟是目前世界上匙吻鲟科仅存的两属两种之一,另一种为生活在中国长江的白鲟,后者几近灭绝。

  • 中文名 匙吻鲟
  • 学名 Polyodon spathula (Walbaum, 1792)
  • 别称 美国匙吻鲟
  • 二名法 Polyodon spathula
  • 界 动物界

外形特征

  匙吻鲟的显著特点是吻呈扁平桨状 ,特别长。鱼的体表光滑无鳞,背部黑蓝灰色,有一些斑点在其间,体侧有点状赭色,腹部白色。个体大,这种大型淡水鱼可以长到220厘米,重达90公斤以上。

匙吻鲟

  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亦称匙吻猫鱼(spoonbill cat)。产于北美洲的原始鱼,为桨吻鲟(paddlefish)的一种。属鲟形目、匙吻鲟科,是北美洲的一种名贵大型淡水经济鱼类。匙吻鲟肉质鲜美,吻部富含胶原蛋白,营养丰富,是宴席佳肴;鱼子酱在国际市场价格昂贵,鱼皮可制成优质皮革。每公斤成品鱼约200元。匙吻鲟还可以作为观赏鱼出售,体长15厘米的每尾30元。美国于60年代开始人工养殖,我国1988年从美国引进,现已成功地人工育苗和开始推广生产。

匙吻鲟

分布范围

  匙吻鲟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22个洲均有发现。包括密苏里河到蒙大拿州,俄亥俄河,和它的主要支流流域。

生活习性

  匙吻鲟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缓慢流动水域,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强。匙吻鲟主要以浮游动物,也以甲壳类和双壳类生物为食。匙吻鲟每年春季在特定流域的浅滩上产卵,产卵数量在300-600万之间。雄鱼性成熟在7岁,雌鱼性成熟在9岁,野生匙吻鲟寿命可达55岁,但是通常只存活到20-30岁。

匙吻鲟

  食性

  匙吻鲟终身以浮游动物为食。仔鱼开口饵料主要为小型枝角类,也吃蛋黄、鱼粉、虾粉等。仔鱼孵出后虽具一定口裂,但不能闭合,只有通过不停地流动以获得氧气和饵料。饵料的大小应与其口裂相适应,如轮虫。只能被动摄食,对饲料的要求顺序为:轮虫→小型枝角类→大型枝角类与桡足类。人工投饵每需投饵9至10次,每隔2小时投饵一次,每千尾鱼苗每次投喂红虫或其它小型浮游动物3~5克。幼鱼只有吻长出后才肯有主动摄食能力,摄食方式为吞食,吞食浮游动物、小鱼、小虾。当饵料不足时,鲟幼鱼互相咬伤现象严重,须及时加大饵料投喂量和降低鱼苗养殖密度。鲟鱼苗体长超过12厘米以后,摄食器官发育完善,转营滤食方式。在人工饲养下喜食浮游动物一般大小的浮性饵料。

  匙吻鲟较中华鳋、达氏鳇等性成熟早,雄鱼性成熟多为7~9年,雌鱼多为8~10年,一般选择18kg 左右的雌鱼来催产,雌雄比一般为2∶1,匙吻鲟亲鱼无明显的副性征。一般来讲,雌鱼个体大,腹部膨胀,尿殖口附近肿胀、充血、稍松弛,用小指头容易插入尿殖口;雄鱼个体较小、头部有较多的突起。更可靠的方法是用肉眼观察性腺。催产激素效果比较好的是冷冻匙吻鲟脑垂体和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匙吻鲟垂体使用比较普遍。一般使用剂量雌鱼2个垂体/尾,雄鱼1个垂体/尾。垂体解冻后加入1.5ml去离子水,碾磨后进行腹腔注射,采用一针注射法,成功率65%。用LRH-A催产也有较好的效果,剂量一般每千克体重10mg,多采用二针注射法,性腺发育较好的亲鱼,基本上能产空。促使亲鱼发情后,进行采卵、授精、脱粘、孵化,从而获得鱼苗。需要注意的是,24℃为鱼苗孵化的亚致死温度,28℃为致死温度,而水温低于11℃也将降低其成活率,抑制其生长。最适水温范围为20~24℃。另外,仔鱼暂养宜在室内进行,可避免因温差过大引起死亡。

保护级别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易危(VU)

养殖意义

  匙吻鲟是一种大型经济鱼类,世界上记载最大一条 鱼的体重为65公斤。捕于美国密苏里河塔纳河段。匙吻鲟的体型和其他鱼类不同,吻部特别长,约占体长三分之一。它栖息于水上层, 寿命可长达30多年。匙吻鲟作为养殖鱼来说有以下优点。

匙吻鲟

  ⑴匙吻鲟是广温性鱼类,它不怕低温,即使水面结冰,只要水中有充足溶解氧,它也能在冰下水中生活。匙吻鲟也能耐高温,能在32的水中生存。广东夏天当气温高达39-40℃时,池塘表层水温往往超过32℃在池塘中养殖的匙吻鲟仍能正常生活。

  ⑵生长快 匙吻鲟可以说是淡水鱼中生长最快的鱼之一,当年鱼体重可达1公斤以上,2龄鱼体重可超过2.5公斤。

  ⑶饵料来源广 匙吻鲟的主要食料是水中浮游动物,它也能摄食丝蚯蚓和人工配合饲料。

  ⑷不破坏水域环境 大水面养殖匙吻鲟不用施肥,不用投喂人工配合饵料,中型水面也是如此,而且匙吻鲟表不能摄食水生植物,因而养殖匙吻鲟不会破坏水体自然环境。

  ⑸生产费用低 饲料费用的开支一般占总生产费用20%.大、中型水面放养匙吻鲟是根据水中天然饵料量来决定放养数量,因而不必开支饵料费用。池塘养殖匙吻鲟也是完全依赖水中的浮游动物,也不需要开支饵料费用,因而生产费用低。

  ⑹容易捕捞 匙吻鲟性情温和,不善于跳跃,它的习性和花鲢相似。池塘中养殖的匙吻鲟,都采用围网捕取,第一网就能捕起90%以上的鱼。大、中型水面,可采取多种方法捕捞,拦、赶、刺、张综合捕鱼法能将大部分匙吻鲟捕起。

  ⑺经济价值高 匙吻鲟鱼肉的价格在国外是十分昂贵的,只有少量匙吻鲟商品鱼出售,每公斤价格为40元左右。匙吻鲟鱼子酱在国际市场价格也不菲。 综合匙吻鲟以上的优点, 开发匙吻鲟对我国淡水养鱼品种的结构调整,推进大、中型水面养鱼利用和提高淡水养鱼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养殖技术

  匙吻鲟养殖过程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鱼苗培育阶段,是从刚孵出的鱼苗养成体长3厘米小鱼种。第二阶段为鱼种培育阶段,是从小鱼种养成体长10--12厘米的大鱼种。第三 成鱼养殖阶段,是从大鱼种养成体重1公斤以上的成鱼。养殖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匙吻鲟

鱼苗培育阶段

  1.防治鱼病 匙吻鲟很少得病,在鱼苗阶段,偶乐有车轮虫等寄生。鱼体和鳃上的车轮虫过多,直接影响鱼的生长。造成鱼体衰弱,严重者造成苗种大量死亡。防治方法:用15-25%浓度的福尔马林杀除。切忌使用硫酸铜杀除车轮虫。

  2.生长速度 匙吻鲟在鱼苗阶段的生长速度十分快,经过25-30天培育,平均体长可达到9厘米。

  3.咬尾 匙吻鲟体长达到4-5厘米时,在水槽中往往可以发现有大鱼咬小鱼,强壮鱼咬瘦弱鱼,也有咬相同大小的鱼,养鱼者称这种现象叫"咬尾".造成咬尾的原因是水槽内密度过高、饵料不足。如果发现"咬尾"应增加水量和饵料量。严重咬尾应立即将大小鱼分开和分稀。

鱼种培育

  有池塘培育和水槽培育,培育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1.池塘培育 池塘培育一般采用单养。

  ⑴。池塘大小 大小池塘都能培育成匙吻鲟大鱼种,但若池塘太小,水中的溶解氧和浮游动物量变化较大,对鱼种不利,培育大鱼种的池塘面积以5-10亩为宜。

  ⑵。池塘清整

  ①清整池塘 在放养鱼种前必须将塘内原有的鱼类、有害昆虫和水草除掉,并杀灭塘内病菌,方法是将塘水全部排干,让它在阳光下曝晒10天以上,在池底和四周投放生石或漂白粉进行消毒。难以将水排干的池塘,可带水清塘。每亩投放生石灰100-150公斤或每亩水面,水深1米,投放漂白粉17公斤。都采用全塘拨洒。

  ②。注水施肥 鱼种放入池塘前10-14天应注入新水并投放肥料,常用牛、猪类粪肥和陆上的绿肥,以发酵好的混合堆肥为好。每亩水面第一次施肥量为75-100公斤,每星期追肥一次,每次追肥量为25-50公斤。还可以全塘泼洒豆浆、渣,既可作为追肥,又能做为鱼种的直接饵料,有利于塘内浮游动物的繁殖和鱼种的生长,过早注水或施肥,塘不仅会滋生有害昆虫,而且会浪费肥料,鱼种下塘时,水深保持1米左右,随着鱼的生长,每周加水2次,每次增加水10厘米,两星期后,水深度保持在1.5米以上。

  ⑶。放养和生长 鱼种下塘时需要测定水中溶解氧,每升水体中的含氧量必须在4毫克以上。也可先放-6尾匙吻鲟鱼种在塘的小网箱中试水。观察半天或一天,如果试水鱼游动正常,证明池水良好,水中溶解氧丰富,可以将需要的鱼种全部放入塘内。每亩池塘水深1.5米以上,可放养鱼种1000-1500尾。要选择有水源的池塘并安装增氧机或充气泵和气管。饲养期间,切注意天气的变化,有条件的单位应在每天清晨和傍晚测定水中的溶氧,当水中溶解氧在4毫克/升以下时,必须立即注入新水或用增氧机以增加入水中的溶氧。如不及时在池塘中注入新水或用机械增氧,池塘中养殖的匙吻鲟会因缺氧而死亡,常有全塘的匙吻鲟鱼种死亡的情况发生。有害水生昆虫伤害和咬死幼鲟。大型水生植物和丝状藻类能缠住幼鱼造成死亡,必须及时清除掉,小鱼种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养殖,平均体长可以达到20厘米。

  ⑷。捕捞和收获 小鱼种经过30天饲养,有的鱼生长快而有的鱼生长慢,为了使长得慢的鱼能正常的生长,必须及时将大、小鱼分开。捕捞方法有带水捕捞和干塘捕捞两种。干塘容易损伤鱼体,不宜采用。带水捕捞是用围网让围住的鱼自动进入网箱,然后用手将大小不同的鱼分开。操作时,动作小心,以免损伤鱼体。

成鱼养殖

  1.池塘养殖匙吻鲟可采取混养,分两种方法:一是在养殖食草性和食肉性鱼类的塘中混养少量匙吻鲟。在养殖食肉性鱼类的塘中,匙吻鲟的规格必须大于肉食性鱼类。每亩水面混养匙吻鲟100-150尾,年底,匙吻鲟体重可达1公斤左右;二是主养鱼为匙吻鲟,塘 中混养食草性鱼和食肉性鱼,混养鱼种类有草鱼、青鱼、沟鲶和鲈鱼等,每亩水面放养匙吻鲟鱼种500-800尾和混养鱼150尾左右。混养鱼的规格必须小于匙吻鲟。饲养期间需要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混养草食草性鱼类的池塘还需要投喂鲜嫩牧草或水草。匙吻鲟也能摄食一些配合饵料,一旦塘中的浮游动物不足时,需要投放混合堆肥和黄豆桨、渣来繁殖浮游动物。经过6个月时间养殖,匙吻鲟平均体重可达到1公斤以上。

  2.湖泊、水库养殖 湖泊和水库是放养最好的水面,以大、中型湖泊和水库为最好,可采取粗放即在湖泊和水库中放养适量鱼种,首先选择已放养花鲢而且已有良好效果的湖泊和水库。每亩水面放养30-100尾匙吻鲟,在不影响湖、库原有鱼的产量下增产匙吻鲟,提高了经济效益。

  ⑴。建好拦鱼设施,不让放养的匙吻鲟外逃。

  ⑵。经常清除凶猛鱼类,减少匙吻鲟的损失。

  ⑶。确定合理放养密度,根据湖泊和水库中浮游动物数量以及有花鲢生长情况来决定匙吻鲟合理的放养数量。大水面放养的匙吻鲟,其生长速度一般都快于小水面中的匙吻鲟。当年鱼体重可以达到1公斤以上。

网箱养殖

  目前国内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养殖户采取网箱养殖匙吻鲟,而且取得很大的成功。

  (1)网箱规格,一般采用4*5*3,4*6*3的网箱,便于管理。必须要有3到5个1厘米网眼的网箱。用于安放小苗,在网箱里培育一段时间后再分到2到3厘米网眼的网箱里边养殖。2.网箱养殖南方和北方的的冬季时间有所不同,气候条件环境也不一样,所以在南方网箱专养匙吻鲟4*5*3的网箱可以放800尾一个箱,北方一般都建议放500一个箱。

  (2)及时分箱:匙吻鲟生长速度很快,饲养一段时间后,个体间会出现格差异,应及时分规格培育,避免两极分化,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3)科学投饲:网箱养殖匙吻鲟关键在于投饲。放养初期以投喂浮游动物(如红虫)为主,然后逐步驯化转食改投浮性颗粒饲料,并辅以夜间灯光诱饵。饲料要求新鲜不变质,营养丰富,粒径适口。投饲遵循"四定"原则。投饲量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依据水温高低来确定的。在水温20-30℃时,日投饲率为1.5%-3%;水温20℃以下时,日投饲率为0.5%-1.0%.具体根据摄食情况、天气、水质等及时高速。投饲次数为每天3次,上午7-8时,中午11-12时,晚上6-7时。

  (4)勤巡箱:严格执行早、中、晚巡箱制度。细心观察鲟鱼的摄食及活动情况,及时捞除残饵。定期冲洗网箱,防止网眼堵塞,影响箱内外水体交换。保证网箱安全:下雨天和暴风雨季节,随时注意加固网箱。还要经常检查网箱有无破损,发现破损及时修补。网箱上口还要安装黑色的遮光尼龙布和防盗网。

  (5)鱼病防治:坚持"以防为主、健康管理"原则。苗种放养和每次分箱时都用1%-2%的食盐或0.4ppm的二溴海因等药物药浴后进箱,并且每隔20天左右在网箱内用15ppm的生石灰和0.3ppm二溴海因泼洒消毒。网箱周围水域严禁使用违禁药物。

病害防治

  匙吻鲟幼鱼阶段易发肠炎、口炎、疖疮、水霉,只要对症下药,就可治愈。10~15厘米的鱼种一般不易死亡,匙吻鲟对药物非常敏感,尤其是对重金属盐药物,所以用药时要谨慎。车轮虫寄生时,用15%~25%浓度的福尔马林杀除,线虫或吸虫寄生时,可用2ppm的福尔马林药浴,幼鱼阶段禁止用CuSO4及含氯药物,抗生素浸泡浓度为4ppm。

运输

  受精卵的运输,每袋装受精卵0.7~1万粒,外加泡沫(有时还要加冰袋),以缓冲和隔热。运输过程中,遇到鱼苗开始出膜时,应及时换水,重新充氧包装。幼鲟的运输前要进行锻炼及在捆箱中吊水4~6小时,使其粪便排光,另外充氧袋中的水必须占塑料袋容积的30%~35%。

捕捞

  匙吻鲟性情温和,习性与白鲢相似。池塘养殖。可采网捕,第一网就能捕起90%以上的鱼。大、中型水面,可采用拦、赶、刺、张综合捕鱼法,就能捕获大部分匙吻鲟。匙吻鲟的生物学特征预示了生长快、可共生、食性广、成本低、价值高等经济优势,将成为我国鲟鱼养殖业中的一个优良品种,适合在湖泊、水库、池塘等水域大力推广养殖。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匙吻鲟将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受欢迎的又一个优新品种。

精养技术

  匙吻鲟属广温滤食性鱼类,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生长速度快,当年的鲟苗可长至40~50cm,体重达到0.8~1.5kg,养殖效益显著。

  一、池塘选择与准备:

  池塘面积以5~10亩为宜,要求水源方便,每池配备1.5千瓦增氧机一台。放养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鱼种入池前10天~14天注入新水并施入底肥,每亩水面第一次施肥量为75~100公斤,每星期追肥一次,每次追肥量为25~50公斤。

  二、苗种放养:

  匙吻鲟鱼种放养一般在六月中下旬,鱼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鱼种下塘时水体含氧量必须在4mg以上,温差不得超过3℃。每亩可放养鱼种1000~1500尾。

  三、日常管理:

  1、饲料投喂

  投饲坚持"四定"原则。一是定时,一日投喂三次,阴雨天气少喂或停喂;二是定位,确定食场后,不要轻易变动;三是定质,饲料要求新鲜,粗蛋白40%以上;四是定量,具体投饲量依据水温、天气、水质和鱼的摄食情况而定,一般为鱼体重的5%~7%。

  2、水质管理

  鱼种入池一周后,每周加新水一次直到水位达到1.5米,注水要用密眼筛绢布过滤。饲养期间,要保持水质的清新,溶解氧在5mg/L以上。

  3、鱼病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人工精养条件下易发生寄生虫病,可用杀虫药清除,此外,可用氟苯尼考等定期内服外用,可有效防治肠炎等细菌病。匙吻鲟对药物敏感,用药须谨慎。

  4、加强巡塘

  早晚巡塘,搞好池塘清洁,做好养殖记录。视天气和匙吻鲟活动情况,适时增氧,严防浮头死亡。

  5、成鱼出塘

  在北京地区,一般9月中下旬收获,单尾重可达到1公斤以上。

营养价值

  池塘组肌肉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高于网箱组(P<0.05),粗脂肪含量低于网箱组(P<0.05);池塘组和网箱组肌肉必需氨基酸构成比例均符合FAO/WHO的标准,必需氨基酸中都是赖氨酸(Lys)含量最高;池塘组鲜味氨基酸总量(∑DAA)低于网箱组(P<0.05);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池塘组和网箱组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Val)和蛋氨酸+半胱氨酸(Met+Cys);池塘组∑MUFA含量高于网箱组(P<0.05),而∑SFA和∑PUFA含量低于网箱组(P>0.05);池塘组∑n-3PUFAs/∑n-6PUFA值低于网箱组(P<0.05),后者是前者的4.6倍;池塘组EPA+DHA值低于网箱组(P<0.05)。研究表明,网箱组匙吻鲟更符合人类健康饮食的要求,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胚胎发育

  匙吻鲟的成熟卵为多黄卵,卵裂为特殊的辐射裂。匙吻鲟的胚胎发育可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卵黄栓期、神经胚期、心脏搏动期和孵出期。在水温为18~22℃时,匙吻鲟胚胎发育需要119~138 h,总积温为2266~2 617℃.h。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