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赵引黄
工程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西北部的万荣县、临猗县和河津市境内,该工程建设内容主要由引输水工程和灌区工程两大部分组成。
- 中文名称 北赵引黄
- 乡镇 11个
- 行政村 122个
- 人 18.03万
工程区域
工程主要是在万荣、临猗两县峨嵋台地上新发展51.05万亩灌区(其中改善面积4.18万亩),设计流量15.06立方米/秒。灌区南与临猗县回龙和夹马口北扩两灌区相接,北与万荣县西范灌区相邻,西至黄(汾)河阶地,东达孤山东侧。受益区涉及万荣和临猗两县11个乡镇、122个行政村、18.03万人。
工程情况
引输水工程包括龙门水源站、7.4公里引水渠、1 座沉沙条渠、6.102公里输水渠,利用汾河自然河道输水20.31公里。龙门水源站位于河津市龙门村禹门口护岸2#坝处,共安装机组10台,装机容量1800千瓦,由河津禹门口变电站供电。灌区工程包括三级五站和干支骨干输水渠道。庙前一级站位于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西,既能抽引龙门水源站供给的黄河水,也可待黄河主流在庙前靠岸后直接从黄河取水,设计流量15.06立方米/米;三级五站共安装机组24台,总装机容量为72165千瓦,均由万荣县飞云变电站供电。干渠总长96.244公里,其中总干渠7.689公里,北干渠15.758公里,中干渠31.712公里,南干渠28.745公里,分干3条,长12.34公里。支渠47条,长168.53公里,其中万亩支渠19条,长99.29公里。
工程任务
主要是解决万荣和临猗两县峨嵋台地上旱地灌溉问题。灌区土壤以褐土类为主。地面高程550.00~750.00米。区内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地肥沃,适宜麦棉农作物生长,再加上当地昼夜温差大,尤其适宜优质苹果、仙桃、酥梨等经济果林作物的生产,农业发展前景广阔,素有"麦、棉、果乡"之美称。由于本区干旱少雨,地表水资源缺乏,地下水储量不足,使农业生产一直处于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历年来农作物都是大旱大减产,小旱小减产,多数村庄人畜吃水靠旱井。为了改变农业生产条件,灌区群众打了不少深井,井深均在200米以上,由于地下水资源条件极度贫乏,水井出水量很小,仅能缓解人畜吃水和灌溉少量农田,塬上绝大部分耕地没有抗旱能力。因此,提引黄河水上塬,发展水浇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变灌区农业生产的落后面貌,不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对于推动全市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