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市实验中学

该校是2010年在北流市城南新区(原塘岸镇荔枝场旧址)新建的一所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标准建设的普通高中,也是北流市同类高中建设上投入较多的一所学校。立校前原定名为"北流市铜州高中"。后因与市内一所普通高中有名称混淆之意,2012年更改为"北流市实验中学"。北流市实验中学经过数载完善,现已经在教育,人文,环境,公共资源上有所享誉。尤其是该校首届学生参加的2015年高考,学生被一本高校录取就有51人。相比市内高校录取率,该校仅次于北流高中。
- 中文名称 北流市实验中学
- 简称 北流实中
- 创办时间 2012年
- 办学性质 公办高中
- 校训 仁爱精诚
办学条件
该校坐落于北流市城南教育集中区,与高档住宅小区北流碧桂园相望,毗邻建设中的"玉林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和"北流市第三中学",距城区约5公里,交通较为方便,环境优美。
该校规划占地面积300亩,可同时容纳5000人就读;其中一期工程占地面积176亩,投资1.31亿元。于2010年动工建设,2012年8月23日落成,8月31日学生入校上课。学校的建设速度之快、投资之大在北流市前所未有。
该校于2013年11月已完成总体建设。实际拥有教学楼3幢、学生宿舍楼4幢、图书馆1幢、综合楼1幢、学生食堂1幢,总建筑面积 72589平方米。校内各种设备齐全,教育教学、生活设施先进,每间学生宿舍均配置洗漱间、卫生间、电风扇、储藏柜,并有冷热水供应到宿舍;正在抓紧建设辅助校景部分,心湖、塑胶运动场、校园绿化等。完善后将成为一个办学设施先进的生态园林式的学校。
校园文化
理念: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战略: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以德塑校
校 训:仁爱精诚
校 风:知行合一
师资力量
北流市实验中学现有学生约 3500 人,分为 73个教学班;有教职员工240人;学校师资力量精良,教师均从社会公开招聘、市内各学校选调及从应届优秀本科毕业生、研究生中选聘(广西内高等学校毕业生聘请人数占80%)。学校以"仁爱精诚"为校训;弘扬"知行合一"的校风;以"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以德塑校"为办学战略;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办学理念,努力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与时俱进,高扬"实验性、示范性、创新性"的改革创新旗帜,抓好课程改革和教育科研,探索灵活高效、别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开放的胸怀、包容的精神、科学民主的态度来办学;以"书香校园"建设为引领,用传统的、优秀的、经典的文化来熏陶学生,学校图书馆投资近千万元,藏书丰富;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师生的人文关怀,实行小班化教学,班额按国家规定标准设置,每班班额控制在50-60人之间;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着力培养勤劳善良的高素质人才;为教师创造一个团结合作、公平竞争的平台,努力打造"幸福教育"。
北流市实验中学办学两年来,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促进学校发展和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的利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学习和借鉴课改先进学校的课改教学模式与经验,认真推行课改专家的研究成果。
两年来,该校先后与新西兰玫瑰山高级中学、广州市第八十中学、山东学景教育集团等结盟签约,得到这些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上的支持与指导;并先后邀请了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实践者、高效课堂首倡者李炳亭,新课堂建设与学校文化研究专家、杜郎口对外培训中心主任许世国,循环大课堂模式创始人、山东省十大创新校长杜金山等专家到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学习名校、专家的课改经验、课改模式、办学理念,做到兼收并蓄,有的放矢,形成了适合本地实际的"学思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管理实行学生"值周班"管理制、推行大课间文体活动,创建"书香校园"等,使教学改革涉及到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促进了课堂的高效和学生的减负,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教学成绩已跻身于玉林市学校的前列。
自主管理
该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生的自主管理作用,为此着力打造平台,于2013年建立并在以后逐渐完善了值周班学生自主管理制度体系。
(值周班即在一周开始时由上个班级交接到下个班级,并使该班级赋予了部分的管理权利以协助学校管理更为快速,并促使他们的行为受到规范。但这也使得这种制度具有强制性。学生对其更多是反对的态度,因为大多数学生违反值周班管理会受学校的处分或通报批评。)
应用上赋予值周班特殊的班徽以突出值周班在学生中的领导地位。--划等级(校政教行政部门-团委-年级负责人-学生会相应机构-值周班主任-值周班各功能组)以监督,逐渐成为庞大的监察系统,并行使着"值日教师"的职能。
以下是值周案例:
案例(1):某日学校要求学生到校内场地开以"校园心理情景剧比赛"为主题的活动,然而表现出必须使学生参加该活动,表现为 学生不能出划定的场地外地点,如小卖铺/厕所等公共地方,这些地方常常有值周班学生把守登记。
案例(2):学校对于手机等电子产品在校内的使用尤其严格,特别是禁止在校内任何地方对设备充电和使用,还明令禁止充电或者使用被值周班学生予以收缴并上交政教处(作为凭据进行处分),数据线/移动电源/充电器/耳机等其他外设永不归还。校方领导还声明了2014年秋季期起,上述设备将留毕业时归还,并让值周班学生加大力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