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侉子
2022-07-11 17:13:01 百科资料
北方侉子拼音是běi fāng kuǎ zi,指在南宋时期北方战乱,宋朝皇室由东京(今河南开封)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中国经济重心转移到淮河以南,很多北方人移民南方,南方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以这个名词来形容那些操着北方口音的随宋朝皇室南迁的北方人,有嘲讽意味。
- 中文名称 北侉子
- 拼音 běi fāng kuǎ zi
- 词性 名词
- 褒贬 贬
- 产生 南宋
词语演化
后来这个词主要是南宋时期随帝室迁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用来形容河南黄河以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苏北等地的金国人和杂处的中国人的一种含有蔑视的词汇。
该名词与"南蛮子"对应,都是本地人对操有外地口音或着外来人的含有蔑视的词语。
现代也有些人用此词称比自己家乡更北的地区的人。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