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花
北京市市花是菊花、月季双市花。
月季花为我国原产品种,已有千年的栽培历史。月季花在世界上被誉为花中皇后,经过二百多年创造了二万多个园艺品种。又称"月月红",蔷薇科。常绿,半常绿低矮灌木,四季开花﹐多红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可作为观赏植物,可作为药用植物。
- 中文名称 北京市花
- 别名 菊华、秋菊、九华、黄花、帝女花;长春花、月月红、四季蔷薇、斗雪红、瘦客等
- 市花 菊花、月季
- 原产 江苏、浙江、山东、河北
市花释义
市花是一个城市的代表花卉。作为一种市花,通常都是要在该城市常见的品种。市花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城市的一张名片。国内外已有相当多的大中城市拥有了自己的市花。市花的确定,不仅能代表一个城市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精神风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且对带动城市相关绿色产业的发展,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市花
市花:月季
月季简介
月季,学名(Rose chinensis),英文名(Chinese rose),别名长春花、月月红、四季蔷薇、斗雪红、瘦客等。月季属蔷薇科。原产于我国江苏、浙江、山东、河北等地,现各省都有栽培。月季花对环境适应性较强,喜温暖凉爽的气候和充足的阳光,耐旱、耐寒。这些品种归纳起来分为中国月季,微型月季、十姊妹月季,多花月季,特大型月季,单花大型月季和藤本月季。月季花的根叶、花可供药用,有活血、解毒、消肿之效;有香气的品种还可提取香精、食用。
月季为常绿或半常绿灌木,具钩状皮刺。羽状小叶3~5枚,花常数朵簇生,微香,单瓣,粉红或近白色。月季的应用非常广泛,可种于花坛、花境、草坪角隅等处,也可布置成月季园。藤本月季用于花架、花墙、花篱、花门等。月季可盆栽观赏,又是重要切花材。
自然花期5至11月,花大型,有香气,广泛用于园艺栽培和切花。月季花种类主要有切花月季、食用玫瑰、藤本月季、地被月季等。中国是月季的原产地之一。为北京市、天津市、邯郸市、石家庄市、南阳市等市市花。红色切花更成为情人间必送的礼物之一,并成为爱情诗歌的主题。月季花有较好的抗真菌及协同抗耐药真菌活性。
月季与玫瑰的区别
玫瑰茎干高长、刺多为直刺、花小、花色单一、花期短。而花枝挺拔、花色丰富,味香、玫瑰小叶也为5~9片,但叶片下面发皱,叶背发白有小刺,整个叶片也较厚且叶脉凹陷。月季茎干低矮、刺大、每节大致有3、4个钩;花大、花色丰富、味道淡或者无味、小叶一般为3~5片,叶片平展光滑。[1]
月季花种类主要有食用玫瑰、藤本月季(CI系)、大花香水月季(切花月季主要为大花香水月季)(HT系)、丰花月季(聚花月季)(F/FI系)、微型月季(Min系)、树状月季、壮花月季(Gr系)、灌木月季(sh系)、地被月季(Gc系)等。
月季与玫瑰的联系
市场上销售的玫瑰鲜切花其实就是切花月季,但人们习惯把它称之为玫瑰,主要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随着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中国人不断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恋爱文化,西方人追求浪漫,玫瑰是绅士向心爱的女士表达爱意的最好礼物。西方人对于玫瑰的区分和中国不同,西方人喜欢把玫瑰、蔷薇和月季都统称为"玫瑰",把可以食用的玫瑰称之为食用玫瑰,把不能食用的月季和蔷薇称之为观赏玫瑰,因此,在西方,不管是月季、玫瑰还是蔷薇,都叫玫瑰;而在中国,中国人的祖先喜欢将它们明确的区分开,可以食用的是玫瑰,灌木状的叫月季,藤本的叫做蔷薇。因此,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许多人对于月季与玫瑰花的观念始终不是很清楚,依然坚定的认为花店里卖的月季是玫瑰花,而走到玫瑰鲜切花园中时,却又坚持是月季,其实都是一样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