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化学实验操作

2022-07-07 12:26:05 百科资料

化学实验操作,具体指实验室中药品的取用、存放、仪器的连接组装及洗涤等内容,主要介绍了操作时须遵守的原则和步骤,在具体实验时应当严格遵照这些步骤进行实验,以防止发生事故或导致实验发生错误。

  • 中文名称 化学实验操作
  • 类别 操作
  • 内容 化学实验
  • 特点 药品的取用

药品取用

取用原则

  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如果需要知道药品的味道可以用手轻轻的扇一下来闻取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③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Na、K放回原瓶)

取用方法

  (1)固体药品的取用:药匙、镊子或纸槽;一横二送三慢立

液体倾倒

  (2)液体药品的取用:用胶头滴管等器具或用倾倒法。倾倒法: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对着手心(防止标签被腐蚀),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试管倾斜,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倒完液体,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

  (3)特殊药品的取用:①钠和钾等活泼金属应用镊子取出,用滤纸吸干煤油,余下的放回原瓶;②白磷应用镊子夹持住白磷,用小刀在水下切割。

药品存放

  常见试剂

  特 性

  保存方法

  盐酸、氨水、乙醛、苯、液溴

  易挥发的试剂

  密封、阴凉处。液溴水封

  硝酸、H2O2、氯(溴)水、硝酸银溶液

  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棕色瓶,阴凉、避光

  硝酸、浓硫酸、溴水、KMnO4、汽油等

  强氧化性;有机溶剂

  用玻璃塞

  NaOH、Na2CO3等

  强碱性

  用橡皮塞

  FeSO4、Fe2(SO4)3

  易水解

  加酸,一般现配

  FeSO4、Na2SO3、苯酚等

  易被O2氧化

  密封保存;FeSO4中加铁粉

  NaOH溶液

  和CO2、H2O、SiO2反应

  用橡皮塞、密封保存

  Na、K

  和H2O、O2反应

  保存在煤油中

  白磷

  易自燃

  保存在水中

  Na2O2、漂白粉

  和CO2反应

  密封保存

  氢氟酸氢氧化钠固体

  腐蚀玻璃

  保存在塑料瓶中

  注:固体放在广口瓶中,液体放在细口瓶中。

仪器洗涤

洗涤方法

  酸洗法、碱洗法、有机溶剂洗涤法、加热灼烧法等

洗净标志

  仪器内壁均匀附着水膜,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污迹处理

  附着物

  洗涤液

  久盛石灰水的容器

  稀盐酸

  盛FeCl2、FeCl3的试管

  稀盐酸

  盛KMnO4或MnO2的试管

  热浓盐酸

  附有银镜或Cu2O的试管

  稀硝酸

  还原CuO后的试管

  稀硝酸

  盛苯酚的试管

  NaOH溶液或酒精

  附着油脂

  热Na2CO3或NaOH溶液

  沾有硫的试管

  CS2或热NaOH溶液

  碘升华后的试管

  有机溶剂

试纸使用

  (1)检验溶液:将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试纸中部,观察;

  (2)检验气体: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将其插入瓶内或放在瓶口观察;

  (3)pH试纸使用前不能润湿。

连接组装

  玻璃管插入塞孔玻璃管套上橡皮管用橡皮塞塞住试管橡皮管、塞子、玻璃导管等的连接,关键掌握两个字--润、转。

  ①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左手拿橡皮塞,右手拿玻璃管,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

  ②连接玻璃管和橡皮管:左手拿橡皮管,右手拿玻璃管,先把玻璃管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插入。

  ③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子上再使劲塞进塞子。

  组装整套仪器时应遵循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原则。一般吸收装置、洗气装置应长进短出,量气装置应短进长出,干燥管应大进小出。拆卸装置与组装程序相反。拆卸加热装置、并有导管伸入到液体中时,应先将导管取出液面,再停止加热,以防倒吸。

气密性

原理

  压强原理

  ①给装置内的空气预设一条通路并将其通入水中,使装置内密封的空气的压强增大,体积膨胀,空气就会沿着预设的通路逸出;

  ②向装置内注入液体达到一定的高度,将原先装置内的空气密封在内,由于液体高度的原因而增压,若气密性良好,液体就不会下降。

方法

  ①微热法将A中导管b的下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烧瓶(如果装置复杂,可用酒精灯加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或撤离酒精灯)后,导管b内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对于下列B装置要先向左边试管中加水封闭长颈漏斗的下端后再检查;对于C装置要先向安全漏斗里加水封闭漏斗颈后再检查。

微热法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液差法 启普发生器A:先关闭导管,向球形漏斗中加水,使漏斗中的液面高于容器的液面,静置片刻液面不变,则气密性良好。装置B:先夹紧弹簧夹,从漏斗注入一定量水,使漏斗内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静置后液面不变,则气密性良好。装置C:先夹紧弹簧夹,从漏斗注入一定量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水流下的速度越来越慢,直至不再滴下,则气密性良好。装置D:向乙中注入适量水,使乙管液面高于甲管液面,静置后液面不变,则气密性良好。装置E:在烧杯中注入适量水,打开止水夹,水进入干燥管后关闭止水夹,升高干燥管,如果干燥管内液面高于烧杯中液面,则气密性良好。

液差法检查装置气密性

  对于E装置也可用以下方法检查气密性:关闭止水夹,将干燥管插入水中,片刻后如果烧杯中的液面高于管内液面,则气密性良好。

物态变化

溶解

  (1)固体物质的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可适当加热;(2)液体的稀释:一般将密度较大的液体加到密度较小的液体中,例如浓硫酸的稀释是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3)气体的溶解:注意防止倒吸。

过滤

  过滤是一种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方法。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中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紧靠三层滤纸一侧,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蒸发

  蒸发是用加热使液体挥发的方法减少溶液中的溶剂,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方法。在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免液体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注意:蒸发皿应放在石棉网上冷却。

结晶

  结晶是使固体物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状态析出的过程,是提纯、分离物质的方法之一。有两种措施:一是蒸发溶剂,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如NaCl、KCl;二是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物质,如KNO3、NaNO3。

物质加热

固体加热

  要用试管夹夹住离试管口1/3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先均匀受热再定点加热;

液体加热

  也要进行预热,液体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向上倾斜(约45°角)。加热时切不可让试管口朝着自己和有人的方向。

水浴加热

  用于要求受热均匀且温度不超过100℃的加热,优点是受热均匀,易于控制反应温度。

液体操作

蒸馏

  蒸馏是提纯或分离几种互溶且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①蒸馏烧瓶中加碎瓷片,以防止暴沸;②温度计水银球与支管口在同一水平线上;③冷却水低进高出。

分液

  分液是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离的操作。①用前查漏;②放液时要打开上盖,下层液体由下口放出,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出。

萃取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另一种溶剂中提取出来的方法,和分液结合进行。条件是①两种溶剂互不相溶,不反应;②溶质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另一种溶剂中大。

升华

  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此物质和其他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的方法。

渗析盐析

渗析

  渗析:利用半透膜,使胶体和混在其中的分子、离子分离的方法,用来提纯、精制胶体。多次更换蒸馏水以提高渗析效果。

盐析

  盐析:利用某些物质在加入某些无机盐时,其溶解度降低而凝聚来分离物质。制取肥皂时加入食盐。提纯蛋白质时加入可溶性浓的轻金属无机盐溶液。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