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勒夏特烈原理

2022-06-30 16:01:01 百科资料
  • 中文名 勒夏特烈原理
  • 归属范畴 物理
  • 性    质 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
  • 别    称 平衡移动原理

简介

  勒夏特烈原理(又称平衡移动原理)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主要内容为: 在一个已经达到平衡的反应中,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特性

  比如一个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的移动使得增加的反应物浓度又会逐步减少;但这种减弱不可能消除增加反应物浓度对这种反应物本身的影响,与旧的平衡体系中这种反应物的浓度相比而言,还是增加了。

  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压强时,平衡总是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比如在N2+3H2 =2NH3这个可逆反应中,达到一个平衡后,对这个体系进行加压,比如压强增加为原来的两倍,这时旧的平衡要被打破,平衡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即在本反应中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建立新的平衡时,增加的压强即被减弱,不再是原平衡的两倍,但这种增加的压强不可能完全被消除,也不是与原平衡相同,而是处于这两者之间。

  勒夏特烈原理的应用可以使某些工业生产过程的转化率达到或接近理论值,同时也可以避免一些并无实效的方案(如高炉加碳的方案),其应用非常广泛。

  含义:

  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就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1)若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移动的结果应使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即只能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若增大平衡体系的压强,平衡移动的结果应使体系的压强减小,即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方向移动.

  (3)若升高温度,平衡移动的结果应使体系的温度降低,即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4)若加水稀释,溶液中的平衡体系应向微粒数目增加方向移动.例如:

  CH3COOH=CH3COO(-)+H(+)

  加水后,单位体积内平衡体系中的总微粒数目减少,平衡应向微粒数目增加方向移动,即向电离方向移动,所以温度一定时,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盐类水解平衡亦如此.

  (5)原理中平衡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减弱"是指不能消除这种改变的全部影响.例如:

  N2+3H2=2NH3+Q

  1)当压强由200大气压增至400大气压,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会使达到新平衡时压强小于400大气压,但不可能低于200大气压,即新平衡时体系压强200

  2)当温度由100°C升高至200°C时,平衡向吸热方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使温度低于200°C,但应高于100°C.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