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动车

2022-07-02 12:50:34 百科资料

动车,全称动力车辆,有高寒型、城际型。是指轨道交通系统中装有动力装置的车辆,包括机车和动力车厢两大类。动车装配有驱动车轮,而与之相对应地无驱动装置车辆就是拖车。列车要能在轨道上正常运行,就必须有动车为整列火车提供足够牵引力,但可以不挂没有动力的拖车。

动车是安装有车轮驱动机器设备的铁路车辆,而不是动车组。不仅高速列车中有动车,所有火车类型的交通工具、包括常速动车组、普速列车、地铁列车、轻轨列车、单轨列车和磁悬浮列车等都有动车。

  • 中文名 动车
  • 外文名 motor car
  • 时速 250km/h及以上
  • 特点 方面灵活、速度较快
  • 国内全部车型 CRH1、CRH2、CRH380、CRH5、CRH6

概念定义

  动车一般指承载运营载荷并自带动力的轨道车辆;但在近现代的动力集中动车组中,动车更接近传统列车中的机车的角色,这类动车一般不承载运营载荷。在中国,时速高达200或以上,并使用CRH和谐号列车称为“动车组”。

  中国的动车组列车分为三大级别:高速动车组(时速250及其以上,标号G,主要对应高速铁路),还没有上限时速;一般动车组或中速的(标号D,时速160和200公里,主要对应快速铁路)、低速动车组(南车青岛公司把技术能力下延而研究时速140公里的 ,以适应城市轻轨)。

发展历史

  二十世纪,欧洲一些大城市内部已经具备相当规模的铁路网,火车不但承担城市、城乡之间的运输,也开始承担市郊、市内甚至下水道里(英国最早的地铁由蒸汽机车牵引)的通勤任务。

  1906年最早出现在美国。这辆动车装用一台150千瓦汽油机,是通过电力传动装置驱动的。车内有91个座席,还有行李间。

  20年代美国拥有汽油动车数量已超过 700辆。1913年瑞典制成55千瓦电力传动柴油动车,后来又制出功率为185千瓦同类型的动车,还能挂3~4节附挂车。

  2007年,动车组开进了北京站、兴城站。

  中国的动车技术时速上升很快,株洲南车集团动车组技术仅用了不到4年就从时速160公里起步到2008年实现时速300公里的大飞跃,后来的试验时速接连突破一个个台阶。

  2015年8月它中国出口马来西亚的米轨铁路动车组创下了时速176公里的米轨铁路世界速度之最 。种类发展多,如研制高寒型、城际型如2013年中国首列时速160公里城际动车组下线并准备时速下延以覆盖更多速度带。

具体分类

分类

  按照动力排布:动力集中,动力分散

  按照用途:客运,货运(比如日本M250,法国TGV行邮),特殊用途(轨道检测等)

  按照性能:高性能,低性能。动车的结构从总体布置看,与普通客车不同处是车厢两端设有驾驶台并配有驱动装置。

  动车组 MU(Multiple Units)

  动车组列车(multiple unit train)

  电力动车组 EMU (Electric Multiple Units)

  内燃动车组 DMU (Diesel Multiple Units)为增加载客席位,也可把驱动装置布置在车架以下。动车或动车组最早出现于铁路支线,进而发展到用于地下铁道和城市郊区旅客运输,以及城市间的快速客运。由于动车组与普通铁路机车相比可采用全动轴或部分车。

  动车轴为动轴,使装置分散,以减轻轴重,因此,现代高速客运的发展,趋向是采用全动轴或部分动轴的动车组。

功能特点

  动车动车比列车在运用方面灵活得多。虽然一次乘坐的旅客不多,但车次可以安排得密些。当旅客多时,功率大的动车可加挂一节或几节轻型无动力的附挂车,即轻型客车。动车由于使用范围扩大,乘客增多,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普遍使用的动车组。载运旅客和行李包裹物品,且自身装有推进机的一种铁路运输车辆。按驱动方式动车可分为以汽油机驱动的汽油动车、以柴油机驱动的柴油动车和以电力驱动的电力动车。动力传动方式可以是机械传动、液压传动或电力传动。当由两辆以上动车或较大功率动车牵挂一辆或数辆附挂车时,则构成动车组,可提高旅客及物品的装载能力和运输效率。铁路动车比铁路列车最突出的特点是机动灵活,载客量小,但车次可增加,因此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并逐步发展为普遍使用的运输工具。

优越性能

  跟用机车拖动普通车卡相比,动车组的优点是:

  动车组在两端都有驾驶室,列车掉头时无需先把机车在一端脱钩后再移到另一端挂钩,大为加快运转的速度。同时亦减少车务人员的工作及提高安全。(机车亦可以用推拉操作达到一样的效果)

  动车组可以容易组合成长短不同的列车。有些地方的动车组会先整成一列,到中途的车站分开成数截,分别开向不同的目的地。

  当中动力分散的动车组以下的优点特别明显:

  动力效率较高;特别是在斜坡上。动车组车卡的重量放置在各个带动力的车轮上,而不会成为拖在机车后面无用的负重。因为同样的原因,动车组上的动力轴对路轨黏著力的要求较低,每轴的载重亦较少。因此选用动车组的高速铁路路线,对路线的土木工程及路轨的要求都较为低。

  电力动车组因为有较多的电动机,所以再生制动能力良好。对于停站较多的近郊通勤铁路、地下铁路,这优点特别明显。因为动车组运转快、占地小,行走市郊的通勤铁路很多都是动车组。轻便铁路、地下铁路使用的亦几乎全是动车组。

  动车不但能开动,而且动车和由动车组成的列车的加速能力远远高于传统列车。以下文字试图说明为什么车轮驱动的动车加速比传统列车快──某些BT动车(比如下图的日本蒸汽动车)和某些编组BT的传统列车(比如一个调车机加一节平车)被排除在外,喷气推进车辆/列车、直线电动机车辆/列车等不是由车轮驱动的也显然被排除,仅就一般情况而言。

  对于铁路车辆/列车,轨道为驱动轮对提供向运行方向的前进摩擦力(下文简称进摩),为非驱动轮对提供与运行方向相反的阻碍摩擦力(下文简称阻摩)。车轮发生空转前,轮轨之间是滚动摩擦,车轮踏面上与轨道接触的部位和轨道上与车轮踏面接触的部位不发生相对位移,因而在计算时可视作静摩擦。

  在车轮与轨面之间就发生滑动之前施加在车轮上的驱动扭矩由小到大逐步增加,进摩也随之增大;而当施加在特定车轮上的扭矩大到超过轨道能为此车轮提供的静摩擦力时,车轮与轨面之间就会滑动,车轮开始空转,进摩几乎变成定值──这个滑动摩擦力仅由轮-轨压力和轮、轨自身的物理特性相关,而不再随驱动扭矩的增大而增大。

  当进摩大于阻力时,车辆/列车速率增加(由静止起步或越跑越快);当进摩等于阻力时,车辆/列车速率不变(或停着不动);当进摩等小阻力时,车辆/列车速率减小(直到停止)──在非高速状态下,阻摩在车辆/列车运行时的阻力中占主导地位,直接影响阻力大小。

  大部分动车所有轮对都是驱动轮对,剩下的小部分中的大部分,驱动轮对也占到全车轮对总数的一半或更多,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动车全部或大部分重力压在驱动轮上,而传统列车只有机车的质量压在驱动轮上──一般机车重力在全列车中只占小头,其余全是累赘。

动力车厢

试验参数

  为方便说明问题,暂时取一列100吨的小编组常传统车(一台40吨轻型电力机车拖四节15吨市内客车,机车所有车轮均为驱动轮)和一列100吨由动车组成的列车(五节一样的20吨市内动车,每节动车的驱动轮均只承担一半的单节车厢重量)作为研究对象:

  →传统列车与钢轨间压力大小 = 980KN

  →动车列车与钢轨间压力大小 = 980KN

  →传统列车驱动轮与钢轨间压力大小 = 392KN (980KN x 40t / 100t)

  →动车列车驱动轮与钢轨间压力大小 = 490KN (980KN / 2)

  →轮轨动摩擦因数 = 0.1

  →传统列车能获得的最大进摩 = 39.2KN (392KN x 0.1)

  →动车列车能获得的最大进摩 = 49KN (490KN / 0.1)

  →(实际极限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略大,本文计算时暂时算做与极限静摩擦力等大)

  →传统列车能获得的最大加速度 = 0.392m/s^2 (39.2KN / 100t)

  →动车列车能获得的最大加速度 = 0.49m/s^2 (49KN / 100t)

  当传统列车机车提动的驱动扭矩使进摩达到39.2KN时,传统列车能获得0.392m/s^2的极限加速度;而一旦机车进一步提高输出扭矩,轨道便无法提供更大的摩擦力,驱动轮即开始空转,无论机车功率多大扭矩多大,进摩已不会再增大,甚至略有降低。

  反观动车列车,直到进摩达到49KN时才会出现空转,此时动车列车的加速度已经超过传统列车。

  进一步推导和计算可知,最大加速度只由驱动轮承载的重量比例主导。对于市内、市郊通勤动车来说,动车的驱动轮承载的重量一般都会超过全车的一半,而传统列车的驱动轮承载的重量往往只及全车的1/10甚至更少,实际使用中,加速差距是相当明显的。

  如果你的物理不好,或觉得以上说明过于无厘头,无法用想明白怎么回事,不妨做个试验:

  穿上溜底的、不防滑的鞋子,找一个你拿得动的重物,再找一处结实、光滑的平面(真冰溜冰场最佳)。试试拖/推着重物起跑(模拟传统列车,只有机车重量压在驱动轮上──只有你的体重压在你的脚上)和背/抱/提/举着重物起跑(模拟动车列车,所有重量压在驱动轮──你的脚上),看哪样加速更快。

  动车由早期的电力机车和客运车厢发展而来,所以最早的动车是电力动车,而市内有轨电车即为动车活化石。为了充分利用富余动力,一些通勤列车动车中间会混编少量无驱动装置的车厢。动车列车和这种混编列车就是动车组的前身。

  在动车组出现前,各节动车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单车即可自力运行和自力运营。动车组出现后,因为某些技术和运营需要,一些供动车组使用的动车的司机室、变压器、受电弓或者某些控制设备被移到其他车厢,失去自力运行能力,必须与特定的其他车厢搭配组成单元,以单元为单位运行和运营。

  我国目前经营动车1000多个车次。

机车构造

  动车的结构兼有客车和柴油机车或电力机车的特点。车体、底架和走行部跟客车基本相同。主要差别在于动车车体两端都有驾驶控制设备和了望窗,有一端的驾驶台后面是机器间,内装柴油机和传动装置。底架比普通客车的轻些。功率较小的动车走行部一般只有一个驱动转向架,另一个与普通客车的相同。电力传动动车的驱动转向架上安装有牵引电动机和车轴驱动齿轮箱。机械传动动车的驱动转向架上装有车轴驱动齿轮箱和万向轴。液力传动的驱动转向架有两种方式:一种同于机械传动动车;另一种是将柴油机和液力传动装置都安装在转向架上,使得结构紧凑。柴油机安装在车体地板的一个洞内,伸入车体下部。这个伸入部分同前面的司机操纵台之间、同后面的座席之间用隔声、隔热墙板隔开,形成机器间,柴油机的辅助设备全都装在机器间内。这种布置占用车体面积较小。有的动车为了多设座席,采用功率在360千瓦以下的卧式柴油机,并将柴油机、传动装置和冷却器等辅助设备装在动车底架下部。功率小些的采用机械传动装置,功率大的采用液力传动装置驱动一台转向架的车轮;功率更大的用两套卧式柴油机和传动装置分别驱动前后转向架的车轮。电力动车除车体内设座席外,其他部分与电力机车基本相同,但功率较小。

牵引方式

  动车组有两种牵引动力的分布方式:一种叫动力分散,一种叫动力集中。

  动力分散电动车组的优点是,动力装置分布在列车不同的位置上,能够实现较大的牵引力,编组灵活。由于采用动力制动的轮对多,制动效率高,且调速性能好,制动减速度大,适合用于限速区段较多的线路。另外,列车中一节动车的牵引动力发生故障对全列车的牵引指标影响不大。动力分散的电动车组的缺点是:牵引力设备的数量多,总重量大。动力集中的电动车组也有其优点,动力装置集中安装在2~3节车上,检查维修比较方便,电气设备的总重量小于动力分散的电动车组。动力集中布置的缺点是动车的轴重较大,对线路不利。

  动车的技术发展主要表现在功率、速度和舒适性的提高、单位功率重量的降低以及电子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动车组今后还将不断发展,特别是世界各国正在发展市郊铁路与地下铁道过轨互通,构成城市高速铁路网,动车组在其中将会起到主力军的作用。

动力系统

  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力,又可以载动车客,这样的客车车辆便叫做动车。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编成一组。带动力的车辆叫动车,不带动力的车辆叫拖车组.动车组技术源于地铁,是一种动力分散技术。一般情况下,我们乘坐的普通列车是依靠机车牵引的,车厢本身并不具有动力,是一种动力集中技术。而采用了“动车组”的列车,车厢本身也具有动力,运行的时候,不光是机车带动,车厢也会“自己跑”,这样把动力分散,更能达到高速的效果。作为一种适合铁路中短途旅客运输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动车组的分类有多种:按照传动类型,可分为电动车组和内燃动车组;按照动力形式,可分为动力集中型和动力分散型;按照传动方式,又可划分为电传动和液力传动两种类型。由于动车组可以根据某条线路的客流量变化进行灵活编组,可以实现高密度小编组发车以及具有安全性能好、运量大、往返不需掉转车头、污染小、节能、自带动力等优点,受到国内外市场的青睐,被誉为21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宠儿”。内燃动车组通常两端是动力车,部分带客室。国内常见的动车组都是这一类的,如神州号,四方厂、唐山、戚厂、长客的动车。电力动车组分为动力集中型和分散型,两年前的DDJ1和蓝箭就是动力集中型。而春城号和中原之星是动力分散型。通常的电力动车组都要由客车厂家、使用单位和株厂或株所联合研制。

技术瓶颈

  一,增大电力机车功率。

  否定原因:在当时,小功率电力机车尚属于高新技术,大功率电力机车只存在于科幻中。

  二,多个电力机车牵引。

  否定原因:机车之间无法联控,难以协调操作,频繁的加减速一旦操作不当造成前堵后拥──脱轨去吧。

  三,减少车厢。

  否定原因:这其实是变相实现前两条,但铁路公司不干──一旦速度加起来,不需要继续加速时,机车的牵引能力就会大大富余,又不能把司机座卖给乘客收票钱,铁路公司运营成本大大增高。

  其实,即使前面两条技术上能实现,也会被第三条的经济规律卡下来──资本家不做亏本买卖。矛盾客观存在,乘客和铁路公司闹别扭解决不了问题,于是有人动起了脑筋,把机车拆散,组装到列车中的各节车厢上,每节车厢都有了机车的自力行驶功能──动车诞生啦!

国产动车

动车型号

  CRH1、CRH2、CRH3、CRH5、CRH380A、CRH380B、CRH380C、CRH380D、CRH6、CR400AF、CR400BF

国产动车组

  中国首列国产化时速30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列车(CRH2-300),2007年12月22日上午在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竣工下线,中国也由此成为继日本、法国、德国之后,世界上第四个能够自主研制时速300公里动车组的国家。

和谐号动车组

  CRH2-300在经过一系列试验后,将于明年8月1日在京津城际铁路正式投入运营。

  国产化率超过70%

  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说:“时速30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时速200公里动车组技术平台的基础上,由中国自主研发制造,是目前世界上运营速度最高的动车组列车之一,其国产化率超过70%。”

  相对于时速200公里动车组,时速300公里动车组的动力更加充沛,列车的气密性、运行的平稳性、空气动力学性能等要求更高,技术难度也更为复杂,突出体现了“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特点。

  这种列车采用轻量化铝合金车体、高速转向架、高速受电弓以及交流传动、集成一体化的光纤网络控制等

国际先进技术

  动车2008年3月交付首批列车

  首列国产时速30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列车竣工下线后,南车四方股份公司将迅速转入批量生产,预计2008年3月份将交付用户首批10列动车组。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说:“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在经过一系列试验后,将于奥运会召开前、明年8月1日在京津城际铁路正式投入运营。”

  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说:“南车四方公司已全面掌握了动车组总成、车体、转向架等关键技术,成功搭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时速300公里动车组技术平台。这意味着中国铁路客运装备制造已经跨入世界高速技术的最前沿。”

  “从时速160公里到时速300公里的巨大飞跃,南车集团仅仅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中国南车集团公司总经理赵小刚说。

CRH2-300

  动车新下线的时速300公里动车组CRH2-300,采用流线型气动外形,外观酷似中国已经运行的时速200公里动车组,整列车由8节车厢连接而成,全部为座位车,其中7号车为一等车厢。

  列车采用了大断面中空型材铝合金车体,最薄处只有1.5毫米。每节车厢的重量约为7吨,是目前世界上同类车型中最轻的动车组,具有优越的节能和环保性能。

车厢设施

  为进一步适应国人的旅行习惯,CRH2-300设有新型通风换气系统、多媒体影视系统、真空集便卫生系统、个性化服务餐饮区等,凸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性化设计特征。

车辆介绍

CRH1

  简介:中国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与加拿大庞巴迪的合资公司——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BST)生产,原型车以庞巴迪为瑞典SJ AB提供的Regaina C2008型为基础。所以中国国内有将CRH1型动车组形象的称为“胖头鱼”,也被业内人士称为“庞巴迪车”。

配置

  编组型式:8辆编组

  车种:一等车、二等车、餐车

  定员(人):670

  最高运营速度(km/h):200

  区最高试验速度(km/h):250

  用途:普通跨地客运

CRH2

  简介:中国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动车。CRH2型共有:CRH2A、CRH2B、CRH2C、CRH2E这几种车型。CRH2A、CRH2B、CRH2E为时速200-250km/h的动车组,CRH2C为时速300-350km/h的动车组。

配置

  编组型式:16辆编组

  车种:一等车、二等车、餐车

  定员(人):1230

  最高运营速度(km/h):200(CRH2A、CRH2B、CRH2E)、300(CRH2C)

  区最高试验速度(km/h):250(CRH2A、CRH2B、CRH2E)、350(CRH2C)

  用途:普通跨地客运

CRH3

  简介:中国唐车生产,具有猎豹身姿的特点,牵引功率8800kw,运行时测量的噪声为95分贝。CRH3就一个车型,全长200.86米,而且有1.2倍的安全系数。

配置

  编组型式:8辆编组

  车种:一等车、二等车、餐车

  定员(人):601

  最高运营速度(km/h):300

  区最高试验速度(km/h):350

  用途:普通跨地客运

CRH5

  简介:中国长客生产,有“寒地列车”的称号,在寒冷地区行驶,也被业内人士称呼为:普通人,它的牵引功率是5500km。

配置

  编组型式:8辆编组

  车种:一等车、二等车、餐车

  定员(人):586

  最高运营速度(km/h):200

  区最高试验速度(km/h):250

  用途:普通跨地客运

CRH380

  简介: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中国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被誉为“自信之物”。

配置

  编组型式:8(CRH380A)、16(CRH380AL、CRH380B、CRH380BL)辆编组

  车种:一等车、二等车、餐车

  定员(人):494

  最高运营速度(km/h):350

  区最高试验速度(km/h):400

  用途:普通跨地客运

CRH6

  简介: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研发设计,CRH6型城际动车组是为满足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群崛起对城际交通的需求而研制的一种新型。

配置

  编组型式:16辆编组

  车种:一等车、二等车、餐车

  定员(人):2110

  最高运营速度(km/h):220(CRH6A)、160(CRH6F)

  区最高试验速度(km/h):250(CRH6A)、180(CRH6F)

  用途:城际周边客运

两端动车

  首尾动车是一种常见的火车牵引模式,即在列车的两端各配置一台动车,可细为重联和动车组两种。

  重联主要针对货运列车,在超长货运车列两端各挂一台机车,不仅能解决单节机车牵引力不足的问题,还能在折返线区间减少作业流程。在蒸汽机车时代,这种首尾机车重联方式比较常见,因为那时的机车功率较小。

  动车组服务于客运列车,除了复兴号等极少数车型没有在列车两端设计动力装置外,无论是动力集中型还是分散型动车组,所有的动车组都至少要在车组两端同时配备机车或动力车厢,以“前拉后推”方式运行。当列车抵达终点站时,无需更换车头即可实现原路返回或反向变轨。高速列车和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几乎全是动车组。

动车管理

动车组管理

  按照中华人民国和国铁道部颁布的《铁路技术管理规程》(2007年4月1日起实施的版本)第146-149条之规定,解释如下:

  动车组按牵引动力方式分为内燃动车组和电力动车组;按动力配置方式分为动力集中方式动车组和动力分散式动车组。

  动车组应有识别标记:路徽、配属局段简称、车型、车号、定员、最高运行速度制造厂名及日期。电器化区段运行的动车组,应有“电气化区段严禁攀登”的标识。

  动车组实行以走行公里为主的定期检修,检修周期及技术标准按铁道部检修规程执行。

  动车组应有专门检修、运用基地,根据需要设备检修库、临修库、供动车组停放的库线、应又相应设备对转向架、车下设备、车上及车顶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清洗作业。

  动车组日常运用的整备、清洁、和排污作业在运用基地完成。

应用规模

  动车组的发展应用规模使用动车的比重以日本为最大,占87%;荷兰、英国次之,分别占83%和61%;法国、德国又次之,分别占22%和动车12%。动车组称得上是铁路旅客运输的生力军。德国是最早制造和运用动车的国家,制造技术一直领先。1903年7月8日,首先运行了由钢轨供电的动车组,由4节动车和2节拖车编成。同年8月14日,又运行了由接触网供电的动车组,这是世界上第一列由接触网供电的单相交流电动车组。同年10月28日,西门子公司制造的三相交流电动车进行了高速试验,首创时速210.2公里的历史性记录。

  常见的动车组有日本新干线,德国ICE,法国TGV,欧洲之星,瑞典X2000,美国ACELA,中国蓝箭,中原之星,中华之星,新曙光,香港KTT……

  从1998年我国第一列商用动车组在南昌铁路局运营以来,目前已有几十列动车组奔驰在全国万里铁道线上,成为铁路运输一道亮丽的风景。正如一位铁路资深老专家所说,动车组的运营,不仅为我国中短途客运增加了一种新型的铁路交通工具,更重要的是它为铁路运输带来了新的活力。动车组虽然在我国真正投入商业运营的时间并不长,但其良好的发展前景已被国内外普遍看好。国外经验表明,除了中长途运输外,在中短途运输、大城市近郊、大城市与卫星城市之间,铁路客运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的数量不仅要增加,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未来城际间的客运市场潜力巨大。在城市交通体系中,轨道交通以其用地省、运能大、速度快、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运行经济、安全性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据专家预测,未来的城市轨道运输由“地铁+轻轨+市郊动车组”的模式组成,构成一个由内向外、层层分流的立体交通网络。即在市区采用地铁运输,人口相对较少的地区采用轻轨,在城市周围和市郊采用动车组。这种组合的优点是:地铁运量大,可将密集地区的人流迅速分散出去;轻轨车运行时间机动,可灵活应对不确定的客流;市郊出行距离加大,更快速的动车组可大大缩短旅途时间。

售票服务

  2017年10月12日,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12306网站公示了一则《接续换乘和选座功能使用说明》。《说明》称,12306支持C、D、G字头的动车组列车选座,但此功能仅提供相邻座位关系选择。如剩余车票不能满足需求,或不选择座席关系直接点击“确定”,系统将自动分配席位。

  2016年12月1日起,铁路客票系统网上购票“选座功能”在海南环岛高铁开始试行,旅客可选“ABCDF”五个位置,其中A、F靠窗,C、D靠过道。不过系统提示,选座后如果系统票额不足,系统将随机為旅客申请席位。

  此外,12306此次还推出接续换乘服务,即旅客在没有符合出行需求的车票时,可使用接续换乘功能,查询途中换乘一次的部分列车余票情况。.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