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太陆鲨

2022-07-06 03:22:43 百科资料

太陆鲨,未完全确认的一种大型鲨鱼,出现在二叠纪早期--二叠纪中期。太陆鲨化石最早出现在二叠纪早期,是生活于深水中的肉食性动物。

  • 中文名称 副旋齿鲨
  • 别称 太陆鲨
  • 界 动物界
  • 门 脊椎动物
  • 亚门 有颌动物亚门

发现原因

  于2014年,挖掘出一块极似旋齿鲨牙齿的局部化石,因此推断该牙齿的拥有者长达40米。因其酷似旋齿鲨,大小又与旋齿鲨不成正比,所以得名副旋齿鲨。因证据不充足,导致命名失败。

复原习性

  和近亲旋齿鲨一样,通常白天在深海捕食小型鲨鱼,到了夜晚,乌贼、鹦鹉螺等无脊椎动物大批量出现在浅海,便会到海面发动攻击。它们先会用旋齿将猎物划成两半,再用牙齿一点点的剃肉。根据牙齿未被磨损,可以推断它们只吃没有骨头和外壳或是骨头、外壳比较柔软的动物,如其他鲨鱼、乌贼、直壳鹦鹉螺、卷壳鹦鹉螺、菊石等。

外形特征

  体长十几米左右

  太陆鲨的前齿形成一个螺旋,约有180多颗,每个单齿由根部上直立的三角形冠组成。太陆鲨与其它鲨鱼在最显著的区别是,即使太陆鲨长出新的牙齿后,老牙齿也一直保留。旧齿位于和下颌连接的空腔内。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热门文章